(共19张PPT)
初中美术第二册 第四章 诗情画意
第二课时 树的画法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自然界中的树木形态
树分:根、干、枝、梢、叶。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自然界中的树木形态
树叶在阳光下有阴阳明暗变化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自然界中的树木形态
树的生长有季节变化。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自然界中的树木形态
近处之树实,远处之树虚。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画家笔下的树
石涛
东庐听泉图
局部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画家笔下的树
南宋 夏圭 《溪山清远图》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画家笔下的树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局部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画家笔下的树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局部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画家笔下的树
宋代著名画家王诜
《渔村小雪》局部
寒林松树为“蟹爪枝”,则学李成,行笔清润挺秀。松针用笔尖锐,
骨法清朗而不刻板。杂树叶子以水墨点簇而成,随意而生动。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树干和树枝画法
先把主干的型定好,再画枝干和树枝,方能确定整株树的形态。
焦墨和淡墨是区分前后,并要特别注重曲伸向背穿插的变化。在行
笔过程中,尤为要注重最为敏感的笔的顿挫,笔尖挑刎之法。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树干和树枝画法
树枝一般可分为鹿角枝和蟹爪枝,
所谓 蟹爪枝就是向下垂的枝,鹿角枝就是向上出的枝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树叶的画法
夹叶:是用勾勒线法表现树叶。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树叶的画法
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点画成 。
自然之树
画家笔下之树
树干画法
树枝画法
树叶画法
树叶的画法
课堂作业:
临摹课本的两棵树
课堂作业:
临摹课本的两棵树
课后作业:
观察校园中的树,创作一幅有树的作品第四章 诗情画意 第二课时 树的画法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范画、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教师提示:上一课我们颀赏了经典的山水画作品,我们要创作优美的山水画必须先掌握山水画基本要素的画法。因为山水画,山大都覆盖着树木,树木荣枯关系着山水生气之盛衰。这堂课我们的就来先学习在山水画经常出现的景物---树的画法(板书)
(2)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树,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树的基本结构。
树:根、干、枝、梢、叶。
2.深入教学。
(1)要求学生根据演示中对树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关于树的印象,用笔墨的形式把树表现出来。
(2)教师展示关于如何画树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对于树的结构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3)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示范,使学生对树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用笔的方法:树干、树枝的画法一般都以中锋线条为主,将笔尖用于线条的中央,画出的线条圆润有力。
用墨的方法:树干、树枝的画法比较单纯,以墨线的曲折长短、枯湿粗细来显示变化。
树干的画法:先画主干,再添加树节,再画枝,焦墨和淡墨是区分前后,并要特别注重曲伸向背穿插的变化。在行笔过程中,尤为要注重最为敏感的笔的顿挫,笔尖挑刎之法。飘逸最见其功力。画时,先把主干的型定好,再画枝干和树枝,方能确定整株树的形态。
树枝的画法:树枝一般可分为鹿角枝和蟹爪枝,所谓 蟹爪枝就是向下垂的枝,鹿角枝就是向上出的枝。鹿角枝适合于表现椿树之类,而蟹爪枝则适合于表现槐树这类。
树叶的画法,树叶一般可分为夹叶和点叶,所谓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线而成。所谓夹叶:是用勾勒线法,没有什么深浅、干湿、浓淡的区分,而是根据其周围的笔法协调而定。要对树叶进行组织的时候应以“攒三聚五”为基本结构加以重复延伸,这样既富有疏密变化又不显得混乱。并说明夹叶和点叶各适合于哪些树。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挑一些学生作业挂在黑板让学生进行评价。
3.布置作业。
综合运用画树的知识,观察校园中树的样子,画出一棵树。
4.课堂延伸。
收集古今山水画名家作品,观摩其中树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