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二 1.1.4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二 1.1.4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4-07 10: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案例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1.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信息技术在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了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接触过机器人的应用,但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所以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听说过高速铁路、大型飞机和航空母舰,但是不明白这些国之重器与信息技术有什么关系,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结合各种事实材料来展开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知之甚少,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视频、文献、图片等资源,为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农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设计制造、农业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图片、视频、网络等学习资源,创设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项目学习,在分组协作、合作探究中开展学习。
5. 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利用视频、文献报告、图片、课件等进行教学。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项目活动 分组讨论:“智能化教学大楼”应该具备的功能。
① 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列出自己认为“智能化教学大楼”应该具备的主要功能。
② 小组交流、汇总,完成本组“智能化教学大楼”的功能列表。
③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智能化教学大楼”的功能列表。
④ 教师在小组代表发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智能化教学大楼”的功能列表。 审题
思考
交流
汇总
发言
听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交流讨论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 情境6 :机器人代替人工作。
观看视频:工业焊接机器人。
阅读教科书:情境6 观看
阅读
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工业机器人
提问:机器人和人相比,哪个工作效率更高?
讨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工业机器 运用了各种信息技术,代替人们从事各类繁重或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危险、有害环境中的机器人
观看视频:消防机器人。
上网搜索资料: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危险、有害的环境用到了机器人?
小结:危险、有害环境中的许多操作任务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如墓穴考古、深海探测、外星登陆、有毒环境或高温现场作业、矿山爆破等。
3. 家庭服务机器人
观看视频:机器人大厨。
提问:举例说明哪些家务劳动可以用机器人完成?
提示:扫地、做饭、电器调控、灯光控制、照看老人或婴儿等。
思考
讨论
回答
归纳总结
观看
上网搜索
提炼归纳
观看
思考
根据情境,思考现象背后 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升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结讨论 讨论:现在的家用电器和以前相比有哪些优势?
小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能通过传感器根据环境的变化和操作命令完成任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讨论
总结
符合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信息技术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1. 信息技术助力高速列车的设计与制造
观看视频:复兴号列车。
提问:复兴号列车的持续运行时速是多少千米?
讨论:信息技术在复兴号列车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小结:借助信息技术,集中资源优势,通过协同工作、信息共享,从线路工程到牵引供电、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到高速列车研制……突破了一系列尖端技术,构筑起了成套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和标准,让我们感受到今天高铁列车的纵横驰骋。
2. 信息技术助力飞机、船舶的设计与制造
观看视频:水陆两栖飞机AG600、辽宁舰。
提问:AG6 0的航程是多少千米?最大起飞质量是多少?
讨论:信息技术在辽宁舰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小结:随着信息技术在研发、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广泛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已成为飞机、船舶等大型机械、电气产品提高水平、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的必要技术手段,同时也成为这些领域创新的驱动力量。
三、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 信息技术助力农情检测
观看视频:数字化农作物管理。
讨论:信息技术在农情检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小结: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有关数据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获得土壤、水源以及作物的分布、长势等信息。
2. 信息技术助力智能灌溉
阅读教科书第16页。
讨论:数字化农业根据什么确定播种与收获的时机?
小结:通过温室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参数,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统一分析,从而实施远程灌溉等生产操作。
3. 项目实施
①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应用情境,还有哪些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② 归纳“智能化教学大楼”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想,并参考教科书第17页的表格,记录要点。
观看
思考讨论
提炼总结
观看视频
思考
讨论
总结归纳
观看视频
讨论
总结归纳
阅读思考
讨论
总结归纳
分析
思考
回答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阅读教科书后讨论问题,实现自主学习,提高自我学习与判断的能力
通过案例展开知识学习
归纳总结 四、总结
① 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② 信息技术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③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回答
思考
梳理总结
巩固、梳理,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五、作业
归纳设计“智能化教学大楼”方案的初步构想,并记录要点。 听讲
记录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