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课件25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6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课件25页+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7 14:39:45

文档简介

《实验活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
《实验活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单元
7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教材
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实验活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开发利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有机物及其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通过我们身边的常见的有机物产品,可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机物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乙酸和乙醇使我们身边的有机物、同时也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而我们认识并掌握他们的各种性质,对我们学习和应用化学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亲自试验,进一步认识它们具有的性质,从而更好地掌握,更好的认识有机物。
本节安排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与讨论”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掌握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对乙醇结构的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由于乙醇的结构决定了它所具有的的性质;让后通过观察乙醇和乙酸的状态、气味,真实的观察。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来掌握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乙醇和乙酸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操作,建立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促进理论进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紧密联系,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对乙醇和乙酸的实际观察和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化学。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认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为化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重点
难点
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认识了乙醇、乙酸,认识了他们基本的化学性质,那么今天,我们就亲自动手,来做一做,他们发生的化学反应吧。

讲授新课
实验活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一、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乳胶管、橡胶管、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火柴、碎瓷片。
乙醇、乙酸、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铜丝。
设计实验的其他用品等。
二、实验步骤
1、乙醇的性质
(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其状态,闻其气味。
颜色状态:无色透明的液体;
气 味:特殊的香味。
(2)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3O2 2CO2 +3H2O
①在燃烧的酒精火焰上,罩上冷而干燥的烧杯,看到杯壁上出现雾状,这种雾状就是生成的水.马上将烧杯倒置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②将生成物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
(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CuO,立即将其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这样反复操作几次。注意小心地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反应原理】
2 Cu + O2 2CuO
CH3CH2OH+ CuO Cu+ CH3CHO+H2O
[实验现象]a.铜丝红色→黑色→红色反复变化;
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2.乙酸的性质
(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观察其状态,小心地闻其气味。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气 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注意:家里的食醋是因为加入了其他物质,导致有颜色。
(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①弱酸性:原理CH3COOH CH3COO-+H+
检验方法:取少量乙酸溶液,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和金属反应:Mg+2CH3COOH ==(CH3COO)2Mg+H2↑
检验方法:取一段镁条,插入乙酸溶液,观察有气泡产生,检测是氢气
③和碱反应:NaOH+ CH3COOH ==CH3COONa+H2O
检验方法:取5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ml的醋酸溶液,然后用手感知试管壁的变化,试管壁变热,说明两者发生反应。
④和盐反应:
CaCO3+ 2CH3COOH ==(CH3COO)2Ca+H2O+CO2↑
检验方法:取几块石灰石,加入5ml的醋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④和金属氧化物:
CuO+ 2CH3COOH ==(CH3COO)2Cu + H2O
检验方法:加入氧化铜,观察是否溶解
由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 H2O+CO2↑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醋酸酸性大于碳酸。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7-22所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约0.5cm处,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注意闻气味。
【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两者分层,并可闻到香味。
酯化反应反应机理:

酯化反应定义: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实质:酸脱羟基、醇去氢(羟基上的)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三、【问题与讨论】
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加热停四及将它插入乙醇里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
因为是氧化铜把乙醇氧化为乙醛,而在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为单质铜,呈红色。反应方程是CH3CH2OH+CuO→CH3CHO+Cu+H2O所以,要想使反应不断进行下去,所以要反复加热铜丝,保证有氧化铜。
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解释相关现象。
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1.中和乙酸;2.溶解乙酸乙酯中乙醇;3.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且分层,生成物不溶于水,并可闻到香味。
3.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
1.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
A.CuSO4·5H2O B.CuSO4
C.金属钠 D.浓硫酸
答案为:B
2、炒菜时,加酒加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原因是( )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酸类物质生成
?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酯类物质生成
答案为:D
3、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进行有趣的化学反应原理验证。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B、鉴别食盐和碱面
C、蛋壳能否溶于酸 D、水壶中的水垢能否溶于酸
答案为:A
4、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
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
答案为:D
5、质量为a g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的是(  )
A.CH3COOH B.HNO3
C.CH3CH2OCH3 D.CH3CH2CH2OH
答案为:D
课堂小结
一、乙醇的化学性质
1、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原理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1、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2、酯化反应反应机理
板书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问题与讨论
课件28张PPT。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新课讲解课程学习目标新课讲解1新课讲解前面我们认识了乙醇、乙酸,认识了他们基本的化学性质,那么今天,我们就亲自动手,来做一做,他们发生的化学反应吧。4/8/20204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乳胶管、橡胶管、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火柴、碎瓷片。新课讲解一、实验用品乙醇、乙酸、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铜丝。
设计实验的其他用品等。颜色状态:无色透明的液体
气 味:特殊的香味新课讲解1.乙醇的性质(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其状态,闻其气味。二、实验步骤(2)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新课讲解①在燃烧的酒精火焰上,罩上冷而干燥的烧杯,看到杯壁上出现雾状,这种雾状就是生成的水.马上将烧杯倒置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新课讲解②将生成物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4/8/2020(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CuO,立即将其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这样反复操作几次。注意小心地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新课讲解【反应原理】新课讲解[实验现象]a.铜丝红色→黑色→红色反复变化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2.乙酸的性质(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观察其状态,小心地闻其气味。新课讲解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气 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注意:家里的食醋是因为加入了其他物质,导致有颜色。②和金属反应:Mg + 2CH3COOH ==(CH3COO)2Mg + H2↑①弱酸性 新课讲解(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检验方法:取少量乙酸溶液,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检验方法:取一段镁条,插入乙酸溶液,观察有气泡产生,检测是氢气新课讲解③和碱反应:NaOH+ CH3COOH ==CH3COONa + H2O 检验方法:取5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ml的醋酸溶液,然后用手
感知试管壁的变化,试管壁变热,说明两者发生反应。④和盐反应:CaCO3+ 2CH3COOH ==(CH3COO)2Ca+H2O+CO2↑ 检验方法:取几块石灰石,加入5ml的醋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13新课讲解④和金属氧化物:CuO+ 2CH3COOH ==(CH3COO)2Cu + H2O 检验方法:加入氧化铜,观察是否溶解由反应CaCO3+ 2CH3COOH ==(CH3COO)2Ca + H2O+CO2↑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醋酸酸性大于碳酸。(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7-22所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约0.5cm处,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注意闻气味。新课讲解【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两者分层,并可闻到香味。新课讲解酯化反应反应机理酯化反应定义: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实质:酸脱羟基、醇去氢(羟基上的)新课讲解酯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三、【问题与讨论】新课讲解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加热停四及将它插入乙醇里
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因为是氧化铜把乙醇氧化为乙醛,而在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为单质
铜,呈红色。反应方程是CH3CH2OH+CuO→CH3CHO+Cu+H2O
所以,要想使反应不断进行下去,所以要反复加热铜丝,保证有氧
化铜。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解释相关现象。新课讲解①浓硫酸的作用?②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1.中和乙酸;2.溶解乙酸乙酯中乙醇;3.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新课讲解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且分层,生成物不溶于水,并可闻到香味。粗盐
杂质不溶性
泥沙新课讲解3.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新课讲解1.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
A.CuSO4·5H2O B.CuSO4
C.金属钠 D.浓硫酸B2、炒菜时,加酒加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原因是( )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酸类物质生成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酯类物质生成新课讲解D新课讲解3、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进行有趣的化学反应原理验证。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B、鉴别食盐和碱面
C、蛋壳能否溶于酸 D、水壶中的水垢能否溶于酸 A新课讲解4、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
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 D新课讲解5、质量为a g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
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的是(  )
A.CH3COOH B.HNO3
C.CH3CH2OCH3 D.CH3CH2CH2OHD课堂小结一、乙醇的化学性质1、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原理二、乙酸的化学性质1、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2、酯化反应反应机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