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可用“地沟油”制得
B.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该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2.两种烯烃CH2===CH2和R—CH===CH—R1按1∶1混合后发生聚合反应,不可能有的产物是( )
A.CHR—CHR1 B.CH2—CH2—CHR—CHR1
C.CH2—CHR—CH2—CHR1 D.CH2—CH2
3.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 B.纯净的淀粉属于纯净物
C.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固性 D.高分子材料都不易燃烧
4.下列有关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5.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3个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6.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PVC广泛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
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PVC的化学式为,PVDC的化学式为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
7.CCTV《科技博览》报道,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B.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系物
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是纯净物
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4+Cl2→CH3Cl+HCl
B.Br2+CH2═CH2→CH2BrCH2Br
C.CH2═CH2+H2OCH3CH2OH
D.CH4+2O2CO2+2H2O
9.今有高聚物,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的链节是
B.它的聚合度n=3
C.它的单体是
D.它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10.现有两种高聚物A、B,A能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B不溶于任何溶剂,加热不会变软或熔融,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聚物A可能具有弹性,而高聚物B一定没有弹性
B.高聚物A一定是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材料
C.高聚物A一定是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材料
D.高聚物B一定是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材料
11.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糖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C.聚氯乙烯可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D.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只有2种能被氧化为醛
12.乙烯和丙烯按物质的量之比1:1聚合时,可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 B.
C.??? ? D.
二、填空题
13.下面给出了四种烃A、B、C、D的相关信息:
①烃A在所有的烃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低;
②烃B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
③烃C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常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④烃D的分子比例模型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将A和Cl2按体积比1:4混合充入一试管,密封后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能看到试管内的现象是 。
(2)写出把B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C通入KMnO4 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C发生了 反应。
(4) D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结构,以下能证实这一事实的是 。
a.D的邻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D的间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D的对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14.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性能优异,其功能与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
(1)A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易老化,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天然橡胶__________(填“能”或“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B的单体是苯酚和___________,这两种单体在碱催化下,可得到网状高分子化合物,俗称电木,是(填“热塑性”或“热固性”)_________塑料。
(3)C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合成纤维中目前产量第一的聚酯纤维——涤纶,可由两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1)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写出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Y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则Z的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16.下列几种均属烃的含氧衍生物,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按要求作答:
(1)上述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代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填代号)。
(2)一定条件下①可转化为②,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下列试剂中能实现该转化的是___________。
A.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银氨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3)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①的同分异构体 。
a.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
b.能与溴水1:5反应。
c.苯环上一氯代物三种。
(4)请写出⑥与足量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
三、实验题
17.吲哚昔酚 (idoxifene)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它的合成路线如图。
(1)反应类型:B→C ;D→E
(2)D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写名称)
(3)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种。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与FeCl3溶液作用不显色;④不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
(4)E→F中还有一种副产物G生成,G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三个六元环,G结构简式为
(5)2,2-二甲基戊酸[CH3CH2CH2C(CH3)2COOH]是有机合成中间体,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丙酮(CH3COCH3)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2,2-二甲基戊酸异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丙酮分子间能发生上图合成路线中A→B的类似反应;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CH3CH2OHCH2=CH2CH2Br-CH2Br
18.酚醛树脂是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图是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的装置图:
(1)胶塞上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完毕,试管壁上留有少量生成物,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浸泡几分钟,然后清冼。
四、推断题
19.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M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①
②
(1)烃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G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②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5)已知易被氧化,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参照以上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
20.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请回答:
(1)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2)B+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
(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F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
A.
B.
C.CH2=CHCH=CHCH=CHCH=CHCOOH
D.
五、计算题
21.(1)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1对共用电子。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_____,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已知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6的单烯烃与HBr反应,加成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此条件的单烯烃有______种。
/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碳纤维是碳的单质,B错;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C错;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被氧化所致,D错。
2.C
【解析】
【详解】
两种物质可以发生自聚反应,也可以发生共聚反应。共聚反应时,同一种物质上的两个碳原子应该是连接在一起的,C选项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CH2=CHR、CH2=CHR1,与题给两种烯烃的结构不符,故C错误,答案选C。
【点睛】
两种烯烃的混合物在发生聚合反应时,既可以是两种烯烃各自的聚合而形成的单聚型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是两个烯烃分子共聚而形成的共聚型高分子化合物。
3.A
【解析】
试题分析: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一般都超过10000以上,A正确;B.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纯净的淀粉属于混合物,B错误;C.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塑性,C错误;D.高分子材料不一定都不易燃烧,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高分子化合物
4.B
【解析】
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但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错。
5.C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式为C7H1005,故错误;B、含有一个羧基和3个羟基和一个碳碳双键,总共5个官能团,故错误;C、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羧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D、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但羟基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6.B
【解析】
试题分析:聚氯乙烯(PVC)的单体是CH2CHCl,可以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制得,而不能由聚乙烯(PE)的单体CH2CH2和HCl加成制得,B项错误,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PVC结构、性质的判断以及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7.A
【解析】
试题分析:A、CO2的结构式O=C=O,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二氧化碳,A正确;B、聚二氧化碳是混合物,与CO2不可能互为同系物,B错误;C、聚二氧化碳中n不同,属于混合物,C错误;D、根据信息,聚二氧化碳可降解,不会产生污染,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加聚反应、同系物、聚合度等知识。
8.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
解:A.甲烷中的H原子被Cl原子替代,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
B.C=C变成C﹣C,为加成反应,故B错误;
C.C=C变成C﹣C,为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为甲烷的燃烧,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9.D
【解析】A. 它的链节是,A不正确;B. 它的聚合度n一定不是3,高聚物的聚合度都是很大的数值,B不正确;C. 它的单体是,C不正确;D. 它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本题选D。
点睛:线型高分子存在着单个的链状分子,线型高分子链之间进行交联可以形成体型高分子,线型高分子可以组成热塑性塑料,体型高分子可以组成热固性塑料。
10.C
【解析】根据AB的性质可知,A是一定是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材料,B一定是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材料,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11.D
【解析】A.多糖和纤维素分子组成通式可能相同,但分子式和结构不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糖类中的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为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可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本身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聚氯乙烯使用时释放有毒物质,不能作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而聚乙烯作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故C错误;D.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只有CH3CH2CH2CH2OH 和(CH3)2CHCH2OH 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氧化后得到醛,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明确醇催化氧化的原理是解题关键,根据乙醇的结构分析醇发生氧化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①③,当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被氧化后得到物质是醛;当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被氧化得到的是酮;当连羟基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时不能被氧化,据此解答。
12.AB
【解析】
试题分析:不饱和化合物发生加聚反应时,双键中的有一个键断裂,不饱和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为长链。双键两侧碳原子上的原子团,不能在高聚物的主碳链上。与按物质的量之比1:1聚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
????????????????????????????????????????????????或,所以答案选AB。
考点:考查烯烃加聚产物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加聚反应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3.(共12分)
(1)试管壁有小液滴出现,黄绿色褪去或逐渐变浅(2分)
(2)CH2=CH2 +Br2→CH2BrCH2Br(2分) 加成反应(1分)
(3)CaC2 + 2H2O→Ca(OH)2 + CH≡CH↑(2分)KMnO4酸性溶液褪色(2分),氧化(1分)
(4) a(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①A为CH4;②B为CH2==CH2;③C为C2H2;④D为C6H6。
(1)甲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现象为试管壁有小液滴出现,黄绿色褪去或逐渐变浅。
(2)乙烯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 +Br2→CH2BrCH2Br。
(3)实验室中用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方程式为CaC2 + 2H2O→Ca(OH)2 + CH≡CH↑。乙炔含有不饱和键,通入KMnO4 酸性溶液中,乙炔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观察到的现象是KMnO4酸性溶液褪色。
(4)苯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结构,是平面正六面体的结构,很稳定,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可以来证明苯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结构,故选a。
考点:甲烷 乙烯 乙炔 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中的基本物质——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4.(1)碳碳双键 能
(2)HCHO(或甲醛) 热固性
(3)
(4)
【解析】
试题分析:(1)天然橡胶易老化,说明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B为酚醛树脂,所以是苯酚和甲醛反应生成的。由于是网状结构,所以是热固性塑料。(3)C含有酯基,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水解成聚2-甲基丙烯酸钠盐和甲醇,聚2-甲基丙烯酸钠是高吸水性树脂。(4)涤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以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生成的。
考点:塑料、纤维和橡胶的成分和性质。
15.2
【解析】
【详解】
(1)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8个C、8个H原子,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8H8,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说明含有苯环,则Y的结构简式:,故答案为:;
(2)乙烯和中含有双键能发生聚合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为,它的一氯代物有、,共2种,故答案为:2。
16.(每小题2分,共8分)
(1)②⑤⑦;③④ ;(2)氧化反应 ;C; (3)
(4)
【解析】
试题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在上述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是②⑤⑦;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③④;(2)一定条件下①可转化为②,①中含有醛基,在催化剂存在时,被氧化变为羧基,得到②。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3)满足条件a.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b.能与溴水1:5反应。c.苯环上一氯代物三种的①的同分异构体是。(4)⑥是聚酯,与足量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酯的水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点: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17.(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羰基、羧基、醚键
(3)8种
(4)
(5)
【解析】
试题分析:(1)对比B、C的结构可知,B与HCN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对比D、E的结构,可知D失去羰基中O原子被2个H原子代替,属于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根据D的结构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羧基、羰基、醚键。
故答案为:羧基、羰基、醚键;
(3)A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③与FeCl3溶液作用不显色,没有酚羟基;结合A的结构可知,含有醇羟基,若其中一个侧链为-CHO,另外侧链为-CH2CH2OH或-CH(CH3)OH或-OCH2CH3或-CH2OCH3,若其中一个侧链为-CH2CHO,另外侧链为-OCH3或-CH2OH,可以是一个侧链为甲基、另外侧链为-CH(OH)CHO或-OCH2CHO或-CH2OCH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不可以是HCOO,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
故答案为:8;
(4)对比E、F的结构,可知E中羧基提供-OH、苯环提供H原子,脱去1分子水生成F,G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三个六元环,则副产物G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利用转化关系中A→F的系列转化可知,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得到CH3COCH=C(CH3)2,CH3COCH=C(CH3)2与HCN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OCH2C(CH3)2CN,再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CH3COCH2C(CH3)2COOH,最后在Zn-Hg/HCl条件下得到目标物,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合成
18. 导气冷凝回流 酒精
【解析】(1)反应有大量热放出,苯酚、甲醛溶液易挥发,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管除导气外,还对对挥发的反应物起冷凝回流作用,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
(2)苯酚羟基邻位上的两个氢原子比较活泼,与甲醛醛基上的氧原子结合为水分子,其余部分连接起来成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故答案为:;
(3)实验中所用苯酚过量,并用酸作催化剂,产物是线型高分子树脂,需用酒精浸泡一些时间后,才易用水洗净,故答案为:酒精。
19.
(1)甲苯;羧基、羟基、硝基
(2)Fe(或氯化铁);氧化反应
(3)
(4)6; (或)
(5)
【解析】
试题分析:C发生信息(a)中的反应生成D,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结合C的分子式与E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则D为,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E.烃A与氯气在FeCl3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得到B,B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C,则A为,B为.E与氢氧化钠反应、酸化得到F为,由信息(b)并结合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可知,F在浓硫酸、浓硝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G为,G发生还原反应得到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
(1)由上述分析可知,烃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叫甲苯,G为,含有的官能团有羧基、羟基、硝基,故答案为:甲苯;羧基、羟基、硝基;
(2)①的反应条件是FeCl3作催化剂,④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故答案为:FeCl3作催化剂;氧化反应;
(3)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4)D为。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②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结构中含有羧基,符合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骨架为有2种;骨架为有3种;骨架为有1种,共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是(或),故答案为:6; (或)
(5)甲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甲基硝基苯,邻甲基硝基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邻硝基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和Fe、HCl反应生成邻氨基苯甲酸,其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合成路线设计,要根据反应物及合成物质结构特点选取合适的制取方法。该类题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常以框图题或变相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
20.(1)醛基;
(2)
(3);(4)AC;(5)BC
【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A是乙醇,乙醇催化氧化最终生成乙酸,故B是乙酸;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D为醇,由D能被氧化为E,且结合给出的信息:RCHO+CH3COOR′RCH=CHCOOR′,那么E应为醛类,即甲苯与氯气发生的是甲基上的取代,那么C为,C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那么D应为,即E为,据此推断得出F为:,那么X为。
(1)依据分析可知:E为苯甲醛,含有官能团为-CHO,即醛基,故答案为:醛基;
(2)B为乙酸,D为苯甲醇,两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E与F形成X,即与反应生成X,依据信息可知:RCHO+CH3COOR′RCH=CHCOOR′,那么X应为:,故答案为:;
(4)A、X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B、X中含有苯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C、X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故C正确;D、X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故选AC;
(5)F为,分子式为:C9H10O2,A中含有10个碳原子数,与F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和C的分子式均为C9H10O3,且与F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D中C原子个数为10,与F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考查了有机合成与推断的相关知识。
21.n-1n+3C9H20C10H84
【解析】
【详解】
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n-1;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n+3;故答案为:n-1;n+3;
(2)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则Mr=12x+y,故=10…8,故该烃的分子式为C10H8,减1个C原子增加12个H原子,分子式为C9H20,C9H20是饱和烃,不能再增大分子H原子数目,故答案为:C10H8、C9H20;
(3)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6的单烯烃,与HBr加成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烃有CH2=CH2、CH3-CH=CH-CH3、CH3CH2CH=CHCH2CH3、(CH3)2C=C(CH3)2,故答案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