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蛟龙载人潜水器
天眼望远镜
高铁列车
天宫一号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
代号“小男孩”
代号“胖子”
8月9日,日本长崎
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但面对核恐怖,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我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粉碎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从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
1966年1月6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中程导弹发射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
实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世界第五
两弹一星元勋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
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杨利伟走出舱门
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费俊龙(左)聂海胜(右)
2005.10.12
神州七号发射成功
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2008.9.25
翟志刚
太空漫步
翟志刚
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
2天20小时27分钟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连接
神舟八号飞船即将发射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汇对接任务
2011.11.1
神舟九号飞船
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2.6.16
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
神舟十号飞船
2013.6.11
2016年10月17日中国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景海鹏三次
神舟十一号飞船
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②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③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材料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材料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思考: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当今中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也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进是不可小视的。
你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改变吗?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
A
2、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D
3、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①袁隆平 ②莫言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