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推理
1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5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取游戏引入、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6教学过程
6.1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会唱《春天在哪里》吗?
生唱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有谁知道春天在哪里呢?
生答
?[你真聪明,能用因为所以说出你的思考过程,太了不起了。]
师:孩子们,可以上课了吗?(可以了)上课!(师生问好)
活动2【导入】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
师:那我们就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想请两个孩子做老师的小助手,一起合作完成,谁愿意来?(指名上来一男一女)
师:(出示两张卡片)另外,这个游戏还有两张卡片和我们一起参加,现在老师就将这两张卡片交给这两位小助手,你们拿到卡片后把卡片放在背后,不要让其他同学看见。(发卡片)
师:现在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卡片?(生猜)
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到底是什么呢?请看提示一,他们手里拿的分别是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请你们猜猜谁拿的是红色卡片,谁拿的是白色卡片?(生猜)有不同想法吗?(生答)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不能)
师:请看第二个提示,男同学拿的不是红色卡片,根据提示二,你能猜出什么?(男同学拿的是白色卡片。)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答) [你很会思考。]
师:根据提示二,你还能猜出什么?(女同学拿的是白色卡片。)你是怎么想的?(生答)[你说的真完整。]
师:现在请两位小助手亮出卡片,揭晓答案。我们来看,男同学拿的是白色卡片,女同学拿的是白色卡片。你们猜的很准确,掌声送给自己。两位小助手请回,谢谢你们。
活动3【导入】引出课题
师: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想说什么?(生答。)
师:是啊,在猜测的时候,不能随便乱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活动4【讲授】两种情况的推理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爸爸去哪了》吗?好看吗?
师:那现在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小朋友们今天去哪了?他们坐着车出发了!来到了数学乐园门口,现在你们知道他们要去哪了吗?(数学乐园)但是现在他们进不去了,这门有密码,应该怎么办?(输密码)真聪明!我们来看看这密码是多少呢?我们随便输吗?看看提示!……
师:门开了,开始我们的第一个闯关《智慧小天地》!咦!出现了三个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挑战一下!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刚才我们的挑战是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的提示,一种情况不是的,那就是另一种情况。
活动5【讲授】三种情况的推理
1、分析问题
师:又来到了第二关,《智慧大比拼》
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例1)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你能判断出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课件同步突出小红、小丽的话。)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答)
师:“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件用红色圈出)(生答)
师: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孩子们先想一想,然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老师发给你的这张纸上,(出示)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现在开始吧。
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2、展示交流
师:他们三人拿的是什么书呢?谁先来汇报。
预设一、语言描述法(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他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预设二、连线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最后把品德与生活连上线。)
3、求同引思
??? 师: 通过分析小红和小丽的话,推导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推理。(红色板书:推理。)推理就是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
师:为什么我们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都是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生答)师:从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这句话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
师:从小红的话中我们能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么小丽和小刚拿的就不是语文书,只能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这样就将复杂的推理变成了最简单的推理。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就是转化。(板书:转化。)
师:看来小红的话是推理的关键,推理时首先要抓住关键信息。(板书:关键 )抓住关键后再进行层层分析。(板书:分析)
师:刚才我们在分析时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再确定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最后确定小丽拿的是数学书。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在数学上叫作有序思考。(板书:有序思考。)
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你是怎么想的?(生说推理过程)有不同的想法吗?(数学书在小刚手里。)你是怎么想的?(生说推理过程)
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小丽说的话,不看小红说的话,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不能)为什么不能。(生答。)我们应该在分析时还应该做到全面思考。(板书:全面思考。)
师: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把推理问题转化为最简单的推理,经过有序全面的思考分析,我们才能最终推出结论。(板书:结论)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语言描述法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课件出示)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
4训练与应用
师:看来,你们已经能够按一定的方法去推理了,你们还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挑战一
指生读题目要求。(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是最轻的。你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吗?)[你的声音真响亮。]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答。)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生答。课件圈出。)
师:你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吗?请孩子们先想一想,然后把答案写在老师发给你的这张纸上。(出示)(生活动)
师:完成的孩子请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谁来展示一下?(生展示)你是怎么猜的?(生答)有不同的想法吗?(生答)写对的孩子请举手。(生举手)闯关成功,我们来看挑战二。(课件出示挑战二)
挑战二、(课件出示)
(指生读题,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答。)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了吗?(生答。课件同步突出。)
师:你先确定谁在几班?再确定谁在几班?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汇报。)有不同的想法吗?(生答)连续战胜了两个挑战,了不起。
活动6【活动】放松游戏
师:下面我们继续前行,到了《开心一刻》,
小朋友们要动起来哦!
师:会唱吗?(播放《爸爸去哪了》)会的一起来!你们开心吗?
活动7【活动】小结与提升
那今天我们去哪了?(数学乐园),在数学乐园里我们学到了什么?(生答)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打开了推理的大门。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在一年级学习的的找规律中就蕴含着推理的思想。推理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希望孩子们在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时,也能简单推理下,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来的,那就是答案。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的非常出色,谢谢你们。(课件出示谢谢。)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