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2: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理和复习
1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通过回忆说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能有所新发现,并能解决问题。

2学情分析
《 圆柱体积的复习》,这部分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和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的基础计算前提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积极引导、点拨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精设导入 ,善始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板书课题。在我们学习圆柱这部分内容时,有两个我们熟悉的朋友也在进行学习,他们是懒羊羊和喜羊羊。为了检验他们学习的效果,村长爷爷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一块带有包装纸的圆柱体巧克力,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下面是关于这块巧克力的一些算式,你选择哪个算式,就可以得到巧克力相应的部分。(出示课件)
A:2×2×3.14×3=37.68(㎝2)B:22×3.14×3=37.68 (㎝3)
22×3.14=12.56(㎝2)?
37.68+12.56×2=62.8(㎝2)
2、复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不同条件怎么计算,随机出示条件进行口答。(1)知道周长和高(2)知道直径和高(3)知道半径和高
已知S=12.56㎝2, h=5㎝, 求V ?已知r=12.56㎝, ?h=5㎝, 求V
大家知道,懒羊羊爱吃,他一看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比第二个算式的得数大,就急忙说选择第一个算式。喜羊羊认真思考之后,选择第二个算式。爷爷根据选择的结果,把巧克力外面的包装纸给了懒羊羊,把里面的巧克力给了喜羊羊。懒羊羊急的抓耳挠腮,聪明的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 ? ?已知d=12.56㎝, ?h=5㎝, 求V 已知C=12.56㎝, ?h=5dm,求V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题后,利用有趣的故事引入,再次使学生明确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同时随机出示不同条件口答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设置一个小陷阱,注意单位换算。

活动2【讲授】二、明确目标,善思

?同学们,我们每一节课的学习只有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才会有所收
获,这节课老师给大家提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通过回忆说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能有所新发现,并能解决问题。目标是方向,目标是动力,让我们带着目标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善学

(一)农民伯伯要用一张长1.8米,宽1.2米的铁皮围成一个容积最大的圆柱形粮囤(不做底面,接头处损耗不计),应该怎样围才会装粮食最多呢?下面我们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小组事先准备了两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和胶布剪刀,就以这两张纸为材料,我们来进行研究。)(π取3)
小组合作要求:1、组长合理分工。 ? 2、及时进行记录。
3、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4、注意安全
5、课后商讨合作积分
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
1、把你们组围成的圆柱进行展示。
2、汇报围成圆柱的方法
3、板演计算的过程。
4、你有什么发现?
(二)小组汇报。选一个小组,有板演、有展示、有发言讲解,其余小组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和问题一会儿可以提问。(体现小组合作的整体性)
1、分别以长和宽为底面周长和高,进行计算。
2、以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
18÷3÷2=3(㎝)
3×32×12=324 (㎝3)
以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12÷3÷2=2(㎝)
3×22×18=216 (㎝3)
以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围成的圆柱装粮食最多。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力量,共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比较并有所新发现,能够举一反三。

活动4【练习】四、拓展延伸,善用

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真强!
温故而知新
1、叙述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课件演示,学生用闪亮的眼睛看,并在心里默默地再说一遍。
3、把圆柱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不变面积有什么变化?表面积增加,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一条边是半径,另一边是高。
难不倒我!(新发现的应用)
把一个高为5厘米的圆柱底面等分成许多小扇形,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求原来圆柱的体积。(落实目标2)
生活中的数学。
1、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内直径是6cm。小明喝了多少水?
2、在一个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量杯里放些水,水面高5厘米,这时把一个土豆沉浸到水中,水面上升2厘米,这个土豆的的体积是多少?(找学生演示操作,运用转化的思想)
设计意图:在回忆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强化对体积的理解认识,并有所延伸,学生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活动5【练习】五、回顾总结,善终

重新回到学习目标,自己评价本节课的收获!
1、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通过回忆说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能有所新发现,并能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重新回到目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展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