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西和县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动画引入
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要来看一段动画片,在欣赏的同时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谁被骗了?”
2、获得信息
问:谁被骗了?为什么?(学生回答)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子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列式并回答)
这个问题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有一位喜欢旅游的李叔叔,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帮他解决一下好吗?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例题)
(1)解决例1的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板演:??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请学生回答并上黑板演练)
(2)40+56 , 56+40 这两个式子可以用什么连接?为什么?(学生回答)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来
表示,好吗?(学生板演)
④小结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解释a 、b表示的含义)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①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学生汇报板演:
(88+104)+96 96+(88+104) 88+(104+96)
=192+96 =96+192 =88+200
=288 =288 =288
②比较这几个方法哪个更简单?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③(88+104)+96,88+(104+96)这两个式子可以用什么连接?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总结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
结合律。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学生板演)
①用字母表示:( a + b )+ c = a + ( b + c )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任意加数)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作业布置
A组 第19页练习五,1、2题
B组 第19页练习五, 3、4题
板书: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 a + b )+ c = a + ( b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