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6.2 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6.2 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2: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课桌有多长
课时安排
4-2
总课时
1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同一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尺子是每个学生必配的学习用具),他们已经出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1厘米有多长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还没有形成表象,要通过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
独立练习、小组合作。
媒体教具
直尺,小棒、纸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好不好?
师:有面又有口,有脚没有手,书包吃肚内,自己不会走。谜你猜到是什么了么?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桌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观察探究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吗?
师:你能说的更具体些吗?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测量的结果?
师:大家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播放音频:小女孩说课桌有6拃长,小男孩说课桌有4支铅笔长)同学们,你们听了他们的话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没有,教师说老师有一个疑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
?师:那么,有什么工具使得不同的人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师:那在测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直尺吧。 三、认识厘米
1、初步认识直尺 师:为了大家观察清楚,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一个放大后的直尺,请你认真观察(给学生15秒观察,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直尺图),你在尺上观察到了什么???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0、1、2…… 师: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
师:我们给这些数字叫做刻度(板书:刻度) 师:那他(指着0)叫做(生:0刻度)0刻度,0刻度是这把尺子的起点(板书: 起点) 师:你还能看到什么? 师:我们看这些小竖线有长有短,它们都叫做刻度线(板书:刻度线)今天我们主要认识这些最长的刻度线,我们说这是尺子上的一个大格,并且每个长的刻度线都对应一个数字。
师:除了这些发现,还有其他发现吗? 师:cm是英文缩写,它的中文名字叫做厘米,他是一个长度单位,厘米也是这把尺子的单位。(板书:厘米(在标题下写))
认识1厘米 ?师:我们把从0到1之间的长叫做1厘米,现在拿起你的直尺,从你自己的直尺上你能找到其它1cm的长度吗?谁来说一说?
师:说的真清楚,表扬你;那位同学能说出这把尺子上还有哪些其它的的1厘米?
师: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些1厘米的?
师:我们发现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那现在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短棒,你量一量这跟小棒有多长?
师:请你像老师一样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起这跟小棒,那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就是多长啊?我们都来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你试试记住1厘米的长,闭上眼,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睁开眼看看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样。 师:其实咱们的身边有很多1厘米,老师就找到了一些,咱们来一起看一看吧!(出示)
师:老师已经找到这么多了,你还能从你身边找到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吗?
师:看来大家对1厘米很熟悉了,(出示)你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吗?找到之后请同桌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找到的2厘米是从哪到哪,你是怎么找到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请同学来汇报。
师:这些小诀窍你掌握了么?你能不能用这些小诀窍来找一找5厘米?
师:我们认识了尺子,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那接下来我们就练习用直尺来测,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同学们拿出长的小棒,量一量它有多长。开始
师:那你能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遍么?边量边说一说你的测量过程
师:通常在测量物体时,物体的一端对着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看到大家在测量,小熊也想测量,咱们一起来看看小熊们是怎么测量的(出示小熊图,生上台判断正误) 咱们看看第一只小熊,它测量的结果对吗?哪儿出现问题了?
师:再看看第二只小熊,结果对吗? 师:那再看看第三只小熊的呢?结果对吗? 师:第四只小熊呢? ?师:你们真厉害,帮助小熊找到了问题并改正。 四、尝试与收获 师:现在学了这么多,同学们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做几道练习题?
师:那咱们先来一个简单点的,现在同学们翻开书51页,左下角:量一量它有多长 师:请问它有多长?师:谁来到前面量一量,边动手边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师:为了方便大家知道你的测量结果,在量完之后,我们要在这条线段的下面标记3厘米,这样看到这条线段的人就知道它是3厘米了。没有标记的同学赶紧补上。 师:你现在已经会量了,那你会画吗?马上做一做接下来的画一画,请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教师巡视) 师:谁来到前面画一画,边画边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看来这些对于咱们来说都太简单了,咱们来个难的,有没有信心。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题目(估一估,量一量),谁来说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那你先别用尺量,估计一下吧,别忘了估计完了要填表啊。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估计的是多少?
师:那现在咱们来实际测量一下,谁来汇报一下实际结果是几厘米? 师:谁的估计值和测量值一样?这么多同学都一样啊,那看来你们今天认识厘米认识得很充分是吧。估计差1厘米的?2厘米的?没关系,课下再用老师给的1厘米小棒再感受一下1厘米的长。
师:前三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大家,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最后一题,看看大家能不能完成:我会选(共三题),你可以任选一个来完成。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到现在大家的表现都特别棒。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还知道了如何测量。还记得怎样测量吗? 如果我的尺子前面的损坏了没有了零刻度,怎么看出常常常常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测量中能够认真、仔细,每一次都能测量的非常准确,行吗?
生:好
生:课桌
生:在测量课桌
生:小女孩用手测量的。小男孩用铅笔测量的?
生:想
生:他们用的工具不一样
生:用一样的测量工具
学生想到了直尺
生:我观察到了数字
生: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还看到好多小竖线
生:有字母cm
生:。。。
生: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生:1厘米
动手操作,感知1厘米
生:。。。
生:掌握了
生:小棒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准9厘米,就是9厘米
生:不对
生:对
生:不对
生:正确
动手操作
生:把尺子放平,从0
一直画到4,在下面写上4厘米
生:、、、

生:、、、
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说整句话
锻炼观察能力,和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从观察开始从新认识直尺,学会用直尺测量。
通过操作活动,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习惯
提高观察发现能力
说完整化
练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作业设计
弹性作业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厘米(cm)
起点 刻度线
刻度
课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