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影子的秘密 课件(25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3影子的秘密 课件(25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1:44:20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3.3影子的秘密
课题
影子的秘密
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科学概念目标
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阴影。
2、光源、遮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物体)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
目标解读
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形状、大小等变化是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并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通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的秘密。
2、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
目标解读
要将生活中常见现象通过模拟实验来完成分析,在实验中,学生要用多种方法让影子发生变化,如改变 光源位置、方向、与遮挡物的远近等,也可以说将学生在生活中的认知充分地调动起来。
科学态度目标
1、分工合作,乐于参与,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重点
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
难点
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学习本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皮影戏》
简介: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激趣导入
新知探究
聚焦: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过渡: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发现一天中的影子方向、长短都会随着太阳的改变而改变,生活中,除了阳光下的影子,开灯后房间中的影子,打开手电筒后产生的影子,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学生观察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光和影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新知探究
探索一:产生影子
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拟实验。
课件出示:
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圆木柱模拟的是人,桌子模拟的是地面。
问题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通过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影子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光线就被挡住了。这个时候它也不会从物体的旁边绕到后面去,因此物体背光的一面没有光线就成了黑暗的一片,这一块地方就是影子。
通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知道要想产生影子,就必须有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把这种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当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光线就被挡住了”,我们知道了产生影子的另一个条件是需要有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行进的路线。我们将这种挡住光行进路线的物体称其为“遮挡物”“这一块地方就是影子”说明要有能够呈现影子的地方,我们将其称为呈现影子的屏(或称投影面)。
光源、遮挡物、呈现影子的屏,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通过视频一起来了解。
播放视频《影子产生的条件》。
现在请你结线路问题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回答问题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小结:手电筒模拟的是光源、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桌面模拟的是能够呈现影子的屏,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像太阳和手电筒这样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光源》。
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会发生变化,想办法让我们模拟实验中的影子也发生变化。
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通过改变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关系。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活动手册。
实验猜想:影子随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步骤:1、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 2、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
学生实验
通过观察你有怎样的发现对了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
课件出示实验方法、实验分析等。
实验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探索三:手影游戏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1、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利用所学我们来进行手影游戏,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手影游戏》
比一比,谁表演的手影更有趣?
要点提示:1、我们要找一个光线比较暗的地方来做,这样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2、注意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
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形状、大小等变化是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并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结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屏(能够呈现影子的物体、如墙面、地面等),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研讨二: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1、方向的变化。2、长短的变化。3、形状的变化。4、清晰度的变化。
研讨三: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根据已有认识对问题展开讨论。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拓展延伸
观察云
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观察云》
点拨:当云遮挡住太阳,我们立刻会感觉到天色暗淡下来,这是因为云作为遮挡物挡住了太阳这个大光源,而我们之所以感觉周围天色暗了下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云的影子(投影区)内。
结合本课所学,你还能说一说云的知识吗?如黑色的云为什么会比白色的云更厚一些?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应用所学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本课所学
建立知识体系
板书
回顾本课所学
建立知识体系
课件25张PPT。3.3影子的秘密教科版 三年级下导入新课皮影 新知探究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聚焦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发现一天中的影子方向、长短都会随着太阳的改变而改变,生活中,除了阳光下的影子,开灯后房间中的影子,打开手电筒后产生的影子,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新知探究探索一产生影子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拟实验。
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新知探究探索一产生影子影子是从哪里来的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光线就被挡住了。这个时候它也不会从物体的旁边绕到后面去,因此物体背光的一面没有光线就成了黑暗的一片,这一块地方就是影子。发光的物体挡住光行进路线的物体呈现影子的地方光源遮挡物呈现影子的屏(或称投影面)新知探究探索一产生影子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呈现影子的屏,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新知探究探索一产生影子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拟实验。
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手电筒模拟的是光源、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桌面模拟的是能够呈现影子的屏,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科学零距离光源光源 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灯、太阳、恒星、燃烧着的物体。知识回顾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新知探究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只改变光源(手电筒)的方向和位置(照射的角度),不改变光源与木圆柱的距离。实验方法:通过改变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关系。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活动手册。实验猜想:影子随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实验步骤:1、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 2、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新知探究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新知探究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
实验方法:手电筒位置不变,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用手电筒照射并仔细观察。实验猜想:用光源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物体,影子的形状是不同的。新知探究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
2、用笔和活动手册记录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在桌面上产生的不同的影子。
3、比较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产生影子的形状。新知探究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
实验分析:1、从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照射得到的影子的形状与木圆柱侧面的形状一致。
2、当物体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时,从物体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这是由于物体不同侧面对光的遮挡情况不同。实验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新知探究探索三手影游戏手影游戏视频比一比,谁表演的手影更有趣研讨探究研讨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结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屏(能够呈现影子的物体、如墙面、地面等),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研讨探究研讨二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1、方向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光源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2、长短的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源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3、形状的变化:当物体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时,从物体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即使相同的侧面,从不同角度照射也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4、清晰度的变化:物体离光源远时产生的影子的清晰度要低于离光源近时产生的影子,例如:我们离路灯远时,产生的影子模糊,走近时,产生的影子清晰。研讨探究研讨三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拓展延伸观察云 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观察云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1、没有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2、太阳和月球都是光源。( )一、判断对错( )解析:光源是指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解析:太阳是光源,月球不是,月球反射的是太阳的光。课堂练习1、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二、选一选A、向光B、背光C、无法判定B2、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 )是不会出现的现象。
A、影子与光源在同一侧 B、影子形状变化 C、影子大小变化
A解析:由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可知影子与光源分别在物体的两侧。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影子的秘密1、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光源、遮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物体)是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3.3影子的秘密
一、填空题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 )、( )。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 ) 、( )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 )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 )有关。
3、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 )。
二、判断题。 1、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 ( )
2、一个正方体,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射,得到的影子都是正方形。( )
3、太阳的位置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
4、没有光源就不会产生影子。( )
三、选择题。 1、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会开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2、如图所示,在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三种方式中,木块的
影子最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3、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 B. 背光 C. 无法判定
4、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完全相同 B.形状可能不同 C.方向相同
四、简答题
黑色的云和白色的云哪个更厚?为什么?
五、实验操作
在家里,瑞泽利用电灯和白墙给爷爷、姐姐表演手影(如图)
1、瑞泽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是充当( )的作用。
A.光源 B.遮挡物 C.呈现影子的屏
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
3、请你说出两种使墙上的手影变大的方法。
六、实验探究
婷婷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下面是她每隔0.5小时测量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统计表。
时间(小时)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影长(厘米)
90
60
35
22
11
6
11
22
35
1、人上表中发现,在观察的这段时间里,经过( )小时的时候影子最短,它大概是一天中的( )。我认为,同一物体,决定影子长短的是( ),决定影子方向的是( )。
2、婷婷在观察记录的同时,也给旁边一棵树拍下了四张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的特点,按时间顺序给这四张照片排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③ ④ C. ③ ④ ① ② 3.3影子的秘密
答案及解析
一.
1、遮挡物 接收影子的屏 2、位置 方向 距离 形状 3、云 我们的生活
二.
1、√ 2、× 3、× 4、√
三.
1、B 2、C 3、B 4、B
四、
黑色的云更厚。因为云层越厚,透过来的太阳光越少,所以颜色越黑。
五、
1、B
解析:瑞泽的手挡住了光的传播路线,因而在墙上形成手影,即手是遮挡物,墙是呈现影子的屏
2、C
解析:立竿见影和形影不离中的“影”都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的传播路线而形成的,与手影的成因相同;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方法一:将手向光源方向移动。 方法二:将光源向手的方向移动。
解析:遮挡物距接收影子的屏越远,影子越大;遮挡物距光源越近,影子越大。
六、
1、 2.5 正竿 太阳高度 太阳位置
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