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3课时)
年级学科 九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在本节课中,他们可以联系初二已学图形平移变换知识,运用图象变换的观点把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一定的平移变换,从特殊到一般,得到二次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教学重点: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 图象与图象之间的关系,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画出特殊二次函数 和 的图象,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能理解它们的图象与抛物线 的图象的关系,理解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能力,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以及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建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表达式之间联系的必要性,发展几何直观.经历观察、猜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上两节课,学生进行了列表、画图等操作活动,引导了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来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已初步具备自已通过画图,直观地探索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可以继续沿用上节课的活动经验来进一步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四、教学过程
1.温故引新 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 、 的图象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2.新课讲解(1)做一做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的图像 (2)议一议 向 平移 个单位 向 平移 个单位 (2)想一想二次函数图像平移的方法左加右减 上加下减 二次函数的图像有哪些性质?3.巩固练习 随堂练习4.拓展提高 1)若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 2)如何将抛物线y=2(x-1) 2+3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y=2x2? 3) 将抛 物线y=2(x -1)2+3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抛物线y=2(x+2)2-1? 4)若抛物线y=2(x-1)2+3沿x轴方向平移后,经过(3,5),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5.作业设计 习题 第1题、第2题6.课堂反思学生在想一想的环节中,可能猜想的结果或许很多,老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要引导学生画图验证,从而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形成自己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感悟能力,加深对数学学习的体验,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图象和图象之间的比较、表达式和表达式之间的比较,建立图象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是否理解表达式的变化将引起图象的何种变化,或者图象的变化将要引起表达式的何种变化. 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 、 的图象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过渡到新课学习。
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的图像 锻炼学生绘做二次函数的图像的能力并为下一环节的图像对比做准备。
向 平移 个单位 让学生通过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总结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方法。
六、教学板书
评价等级 评价维度 优秀 良好 一般 评分
出勤(10分) (8~10分) (5~7分) (0~4分)
满勤 有缺课、迟到、早退 缺课达1/3
教 学 设 计 方 案(60分) 课题概述(5分) (4~5分) (2~3分) (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10分) (8~10分) (5~7分) (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
教学目 标分析(10分) (8~10分) (5~7分) (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与学习课题相关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题相关性不大,与学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学习者特 征分析(5分) (4~5分) (2~3分) (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或缺少许多
教学过 程设计(20分) (16~20分) (10~15分) (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一致,不能有效实现总目标,形式单一,任务描述和对师生、支持的要求不清楚,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 (5分) (4~5分) (2~3分) (0~1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 未提供教学评价,或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当
学习环境和支持说明(5分) (3分) (2分) (0~1分)
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陈述不力,繁琐
教 学 资 源(30分) 资源内容(20分) (14~20分) (5~13分) (0~5分)
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技术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没有无效信息或无关内容,没有不当的表现手段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 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表现形式基本合理,简洁明了与主题相关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无效信息和无关内容不多 未考虑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媒体选用形式不当大量资源与主题相关性不大或内容比较少,无法支持整课的学习表现形式不当,不利于学生探究
技术实现(10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导航清晰无错误连接图文清晰 导航比较清晰无错误连接图文比较清晰 导航混乱,图形模糊,错误连接较多
总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