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四下《3.5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3.5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7 23:1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验证。?
科学知识:?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在实验中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直尺、细线、垫圈、钩码、直尺、彩笔、吸铁石。?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课件显示生活中应用摆的物品图片:秋千,海盗船,健身器材……?
师:这些都玩过吧!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哦!想知道的看过来。?
?课件出示摆钟的图片。?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学生回答。?
师:对了,?我就是钟表,因为在我的肚子里有一个来回摆动的装置,叫做摆。所以大家又叫我摆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摆。(出示课题)?
?摆的初步认识。?拿出教师事先制作的简易的摆,边演示边边介绍。?
二、动手操作,聚焦新知。?
?师生确认摆的一次。?
教师演示:把摆锤轻轻的提起来,拉起一个角度,轻快松手,手停住不动。?
师:摆到支架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为了便于计算,这样的一来一回,我们就算它摆动一次。?
?讲解如何使用计时器。????
强调用“预备”提醒大家计时开始。?
?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0秒内摆动的次数。渗透实验方法。三次为准。角度基本一致。?
?学生分小组制作摆,测定自制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
?实验前,?先明确实验要求。给学生的线有长有短?,摆锤有轻有重。让学生在测定过程中,产生不一样的数据。?
实?验?要?求?
?合理分工:一人掌握摆锤,一人计时,一人数数,一人记录。?
?小组要配合好,为了减少误差,开始计时时要说“预备放”,结束时要说“停”。?数数时要默数,避免互相干扰。?
?整个测试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注意安全。?
?三次有效测试完毕,整理好器材坐端正。??
?学生汇报结果,师生共同分析所得数据。?
三、发现问题,做出假设。?
1、?师: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之分?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认真观察作出你们的猜测。?
2、?小组讨论。?
3、?学生猜测: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
猜测:?
A: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吗??
B: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系吗??
C: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系吗???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师:猜测不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要用科学的实验来验证。?教师选择一个小组,询问:你们小组的猜测是什么?你们打算用什么实验来验证??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实验方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决定研究顺序。师生共同分析他们的做法,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猜测一验证。?例:摆锤,摆角你们俩保持不变,先让摆线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吧,你一会边长,一会变短,我们记录10秒内摆的次数,用数据来说话。?师生共同演示实验,大家共同见证,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摆线,就是一个“变量”,在试验中,我们要很好“控制变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猜测二、猜测三验证。?请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猜测,在余下的两个猜测中,选择其中一个,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汇总结果,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联系生活,动手实践。?
?介绍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一秒钟”摆一次的“摆”。?
3、课堂小结:我希望大家用今天学会的方法,除了搞摆的研究,还可以搞其他的研究,你感兴趣的,什么样的现象都可以去大胆猜测,科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