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8 08: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一、二、三段,划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目的及完成情况。
3.阅读第四、五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
阅读第六段课文,找出阐明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的语句。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农村都有哪些变化
土改后,农村还存在哪些困难
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可以让农民向
富农去借高
利贷或当雇工。
应该领导农民组织
起来,大家互助合作。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1954年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赎买政策
二、公私合营
作用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什么是公私合营?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师我国著名的重要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繁荣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和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的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缺点
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小结归纳
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