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化学人教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同步课时跟踪训练:3.2第二课时 《苯》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一化学人教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同步课时跟踪训练:3.2第二课时 《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20: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导学案:
——《苯》课时跟踪训练
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解析:选D 苯、汽油均不溶于水,但苯和汽油能相溶,充分混合后,苯、汽油混合液在上层,水在下层,D项符合。
2.通常情况下,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这是由于(  )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不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是由苯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D.苯是芳香烃
解析:选C 物质的结构决定它的性质,苯的化学性质稳定取决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
3.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解析:选B A项为取代反应;B项为加成反应;C项是乙烯的氧化反应;D项是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是物理变化。
4.(2019·重庆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
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解析:选B A项,苯制取溴苯的方程式为+Br2+HBr,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进行;B项,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钾溶液氧化,但是会出现分层现象,苯在上层,下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C项,制
取硝基苯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HNO3+H2O,该反应为取代反应;D项,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这个反应不能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5.(2019·全国卷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解析:选D 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打开K,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溴混合液流下,故A正确;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溴溶于四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故C正确;反应后得到粗溴苯,向粗溴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然后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以得到溴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溴苯,故D错误。

6.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和CCl4      B.苯和溴苯
C.硝基苯和水 D.汽油和苯
解析:选C A、B、D项的物质可以互溶,不会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7.将溴水和苯混合振荡,静置后分液分离,把分离出来的苯层置于一试管中,加入某些物质后可以在试管口产生白雾,这种物质是(  )
①亚硫酸钠 ②溴化铁 ③锌粉 ④铁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将溴水和苯混合振荡,静置分液,分离出的有机层为溴的苯溶液,因此只要加入FeBr3或铁粉(2Fe+3Br2===2FeBr3)即加入了催化剂,则苯与溴就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之一HBr遇空气中水蒸气产生氢溴酸小液滴,产生白雾。
8.浓溴水加入苯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
A.加成反应 B.溶解作用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解析:选B 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苯可以从溴水中萃取溴,而使水层颜色变浅。
9.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
B.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
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解析:选C 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可以检验;在浓H2SO4催化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溴与己烯加成后生成的产物仍能溶在苯中,不能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己烯;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能反应生成溴苯。
10.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①SO2 ②CH3CH2CH===CH2 ③ ④CH3CH3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选D SO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Br2及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H3—CH2—CH===CH2中有双键,遇Br2能发生加成反应,遇酸性KMnO4溶液能被氧化,从而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结构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可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此过程属物理变化;CH3CH3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1.下列区分苯和己烯的实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分别点燃,无浓烟生成的是苯
B.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橙黄色消失的是己烯
C.分别加入溴的CCl4溶液振荡,静置后分层,上下两层均为无色的是己烯
D.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消失的是己烯
解析:选D 苯与己烯的性质区别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但己烯可以;另外苯加入溴水中会将溴从水中萃取出来,使水层褪色,而苯层(上层)则呈橙红色。苯、己烯燃烧时都会产生浓烟,A项错误;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下层橙黄色均消失,B项错误;分别加入溴的CCl4溶液都不分层,C项错误。
12.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苯不能
解析:选D 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而苯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B、C错误;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苯不能,D正确。
13.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 4 mol
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 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能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反应原理不同,A错误;该有机物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苯环,1 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 4 mol,B正确;该有机物分子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C正确;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所以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D正确。
1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解析:选C A项生成的I2溶于溴苯;B项无法控制H2的量,且反应比较困难;D项乙烯也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15.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式是C6H6,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分子中含有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解析:选D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完全相同的化学键。
16.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不能作为这种判定的主要依据是(  )
A.苯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
苯分子若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间位二元取代物是相同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是不相同的。存在典型的碳碳双键必然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容易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苯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17.物质A的分子式为C12H12,结构简式为,已知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测A的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
A.9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答案:A
18.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将下列物质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填写在下表中: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与氯气,光照 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由苯制取溴苯 ⑥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⑦由苯制取硝基苯 ⑧由苯制取环己烷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反应
答案:②⑤⑦ ①③⑧
19.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乙烷(乙烯)。试剂________,方法________。
(2)硝基苯(硝酸)。试剂________,方法________。
(3)溴苯(溴)。试剂________,方法________。
解析:(1)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与溴水不反应。(2)硝基苯不溶于水。(3)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BrO,反应产物不溶于溴苯。
答案:(1)溴水 洗气 (2)水 分液 (3)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20.某同学要以“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________,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它可以使紫红色的________溶液褪色。
(2)实验验证:他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上述的理论推测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查询资料: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上,应该用________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
(5)发现问题:当他将苯加入溴水中时,充分振荡,发现能使溴水褪色,于是该同学认为所查资料有误。你同意他的结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酸性KMnO4
(2)溶液分层,溶液紫红色不褪去
(3)错误 (4)相同 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 在 
(5)不同意,由于苯是一种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而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许多,故将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时,苯将溴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从而使溴水褪色,与此同时,苯层颜色加深
21.苯和溴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由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此现象可以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解析:苯与液溴剧烈反应,生成和HBr气体,而导管出来的气体中会混有一定量的溴蒸气,混合气体进入C可将气体中的溴蒸气除去(利用相似相溶原理)。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气体在经D、E两装置时,分别可以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此反应为取代反应。装置F是尾气吸收装置,以防污染环境。
答案:(1)
(2)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3)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 D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慢慢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然后E试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