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的版面设计
新围初中 王燕儿
教学理念
本课是在新课程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大胆创新,重新设计的老教材课程。在新教材的背景下本课是“设计·应用”为主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本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与探索,力求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偏重书本知识等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准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完善人格,为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各门类、美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了探究的愉悦和成功感,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在设计和制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了动手能力,发展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了美化学习生活的愿望;养成了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最后,通过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了视觉感受能力,掌握了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应知目标:了解黑板报的作用;黑板报版面设计的重要性;黑板报排版的骨式。
应会目标:学习黑板报版面编排的方法;进行黑板报版面设计练习;对黑板报颜料、色彩的使用与处理。
隐性目标: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集体设计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版面设计提高设计和动手能力;通过竞争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使黑板报的版面设计在主题突出的前提下做到设计美观、大方又实用。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多种材料对黑板报进行设计;怎样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工具材料
黑色卡纸、彩色笔、颜料(水彩、水粉)、油画棒、涂色工具(毛笔、水粉笔等)、调色盘、水桶、黑板、粉笔、作业纸、画图工具(尺子、圆规、铅笔等)。
图象资料
黑板报图片(课件),用于出黑板报的书籍、杂志、图案、图片资料书、设计步骤图、此次学生完成后的作品。
实施过程
、设疑、激趣
教师提问:前段时间我国出现了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非典,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假如要你来向全校师生宣传非典的危害、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踊跃发言,产生多种答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宣传,但其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宣传教育手段却是黑板报(教师展示黑板报课件)
(图1)
教师点明教学内容:黑板报对同学们并不陌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黑板报的版面设计。(教师板书课题:黑板报的版面设计)
、 自主、探究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来开展。
1. 黑板报版面内容的组成
⑴、 看一看:教师请同学观察黑板报课件。
⑵、 想一想:同学思考黑板报版面有哪几部分组成。
⑶、 总结:通过同学的回答教师总结、补充得出黑板报版面由:文字、报头、标题、插图、装饰纹样几部分。(课件展示知识点)
2. 黑板报版面的排版
⑴、 画一画:教师要求同学动动手,用五分钟时间,在作业纸上,对黑板报版面的文字、报头、标题、插图、装饰纹样进行规划、组合(排版)。
⑵、 看一看:展示同学的排版图,互相交流。
⑶、 悟一悟:教师用课件播放一些典型的黑板报排版方式骨式。有:M型式、连环式、廿字式、菱形式、十字式……让学生与自己画的排版图进行比较、学习。
(图2)
3. 黑板报版面的文字设计
⑴、 想一想:教师提问:对黑板报的文字需要进行哪些设计?请同学思考,讨论后回答。
⑵、 说一说:学生针对老师的问题自由发言,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要点。
⑶、 悟一悟: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了解了黑板报文字设计的复杂性,并知道要对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设计:a.板书——美观,有字间距、行间距、章间距;b.文章长短——需要事先考虑;c.篇幅——根据文章长短,想好写几篇文章;d.字体——采用何种字体,如宋体、楷书等;e.色彩——选用什么颜色,可根据黑板报主题选配;f.编排——是横写还是竖写,重要文章放在哪里。(课件展示知识点)
4. 报头的设计
⑴、 同学分析、研究后回答
⑵、 教师总结、补充:
a. 报头形式:文字和图画的组合,文字和图形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图文并茂。文字一般占画面的三分之一,可放在画面的上下任意一方,按照美观的角色摆放即可。
b. 报头构图: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c. 报头画法:播放报头画法步骤课件。
(图3)
d. 报头色彩:鲜艳,醒目。
5. 标题设计
师生共同探研
⑴、标题有通栏标题(主题标题)和文章标题两类;
⑵、标题的形式——横写或竖写;
⑶、标题字体——美术字或手写体;
⑷、标题的写法——教师播放步骤课件。
(图4)
6. 插图设计
教师点拨与学生探究相结合:插图要和文章的思想相配合,不仅起到美观的作用同时也为文章说话,色彩的处理同样要鲜艳。
7. 装饰纹样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下列问题:装饰纹样是不是每一幅黑板报都要画?应该画在哪里?装饰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角隅纹样的设计是否一样?等。
8. 工具材料的使用
选一选:教师针对同学平时出黑板报只用粉笔的局限,摆上众多颜料和笔,请同学选择。
教师说明同学选材的局限性,点明除粉笔外,我们还可用水粉颜料、水彩颜料、彩纸剪贴等方法来画图。
9. 归纳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黑板报的版面设计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对版面各个部分的安排、色彩的搭配、图画的形式等进行不同的处理。在主题突出的前提下,要求文字安排得当,报头、标题、插图等搭配合适。做到整体布局、穿插灵活、主次分明、 条理清楚,使版面美观大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达到好的宣传、教育、欣赏的作用。
(三)、 观察、欣赏
教师播放设计好的黑板报课件,供学生学习、借鉴。
(图6)
(图7)
(四)、 探索、创作。
设计:任选一个主题,在黑色卡纸上设计一幅黑板报。注意版面美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色彩鲜艳、图文并茂。
2.展示:展示学生设计的黑板报。
3.评价: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确定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评出学生最喜欢、最满意的黑板报。
4.比一比:把班级同学评出的几幅优秀黑板报,再经过全班同学的修改处理后请学生代表画在黑板上,组织以年级为单位的黑板报评比活动。
5.看一看:同学参观各班黑板报。(展示同学的黑板报作品)
(图9)
(图11)
教学反思
、师生互动,教师成为“平等的首席”。
师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因此,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师生互动交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铲除至今仍然残存的“师道尊严”,改变教师中心和学科本位的倾向,才能促成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换,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
、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促进教学的健康发展。
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改变学习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这次“设计·应用”的探究课,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效地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使同学们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回顾本次教学的一系列教学过程,无不充溢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图5)
(图8)
(图10)
(图12)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