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歌曲《可爱的家》
主备人:韦玉芳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欣赏《可爱的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达到陶冶性情、拓宽想像的目的。
二、教学目的:巩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如音高、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并应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唱把乐谱中漏掉的音填上并注意歌曲的情感变化,歌曲的曲式结构及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四、分析教材:《可爱的家》
这首深为 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歌曲,是英国作曲家比尚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曲,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民歌的音调写成,歌剧上演后,这首歌风行一时其亲切、温暖的主题曲被人们传唱至今。它表现了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旋律亲切、感人肺腑。
五、教学设计:
1、导入:以“我有一个温暖可爱的家”为题目:让学生各自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调动同学们对温暖的家的情感。
2、听:静静地听一两遍《可爱的家》让学生谈谈对整首歌曲的印象及感想,初步引导学生进入“游子思家”的“思念”情感中。
3、唱:轻轻地跟着录音唱歌词,学会唱这首歌。这首歌新加入了“fa”音,注意引导学生唱准“fa”和“si”这两个音。
4、写:让学生自己心里默唱,将《可爱的家》乐谱中漏掉的音符准确地填写出来,然后通过议、写、听、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并评价,逐步培养学习自觉性和成功感。
5、再唱或听:一边唱一边用手画出旋律线,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并做以下练习。
①谈谈旋律线哪里平稳,哪里起伏?并试着用不同的力度。最美的声音,适当的音量有感情地唱歌。
②谈谈这种起伏变化的情感是怎样的,在旋律中有哪些句子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试用图形或字母表示出来。
③可让学生将相同的乐句用同一种颜色笔画上“ ”记号画出后会发现歌曲的四个乐句是这样的
||:△ △ ○ ○ :||通过这样的练习了解学习反复跳跃记号
A A B B
6、“小实验”是一项很有趣的训练音高听辨能力的活动。为节约时间,教师把其中一此未杯的音调好,留一两个让学生自己调准,成功后,可进行听音模唱或听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