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民族音乐。
2、能够了解滑音、打音、叠音、颤音等技巧。感受演奏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实践演奏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乐曲,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达到一定表现力
教学具准备:PPT、葫芦丝、乐谱等
教学过程:
一、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葫芦丝乐曲(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吹奏光盘)。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演奏家完美的演奏。
二、向学生讲解乐曲的内容、风格特点、曲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涵、意境。
师:《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傣族青年男女在明亮的月光下成对地在竹林中谈情说爱的场景民歌,也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葫芦丝独奏曲,幽暗笼罩着的竹林里,那轻柔委婉的葫芦丝声是小伙子对心中心爱的真情流露,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葫芦丝“轻”“飘”“柔”的特殊音色,在该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是葫芦丝独奏曲中的精品,在演奏中滑音技巧的频繁运用使乐曲更圆润更富有表现力使该曲给人以柔而有力的艺术魅力,音乐以三拍子的节奏和明快、跳跃、舒缓的旋律再次表现了该曲的魅力,使众多爱好者和演奏者为之而陶醉。
三、技巧展示:老师现场示范演奏并分段进行吹奏技巧分析。
1、滑音:在葫芦丝的演奏中滑音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音与音的过度,做到圆润、优美、流畅并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别是傣族风格乐曲的演奏滑音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四、学生展示:
1、学生编排舞蹈、
2、师生合奏乐曲。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葫芦丝以及傣族人民希望我们热爱民族音乐更热爱我们的民族,只有民族团结,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丽富强,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