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初中第一册第一单元)
作者(来源):城关一中 发布时间:2004-09-0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澳门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歌声去演唱《七子之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学唱《七子之歌——澳门》
2、 歌曲中第11小节,六度大跳。
3、旋律的走向致使歌曲情绪的多层变化。
教具: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礼仪二、诗歌导入[出示组诗《七子之歌》中首篇《澳门》,并将《七子之歌》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播放]1、 教师深情朗读诗歌,并提问:诗中所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强烈情感?2、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2、 提问何为“妈港”?何为“襁褓”?学生了解澳门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1、 介绍诗的作者和诗歌“七子”的由来。5、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教师轻声弹奏《七子之歌》的旋律为学生伴奏。三、新歌教学1、 师: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体会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澳门同胞共同企盼的心愿。现在我们一起来聆听澳门人民是用怎样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的。(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2、 学生欣赏歌曲后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教师简介歌曲和曲作者。3、 聆听教师范唱,然后相互讨论一下歌曲应该分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它的“旋律”、“情绪”是如何表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4、 模唱歌曲旋律——第一乐段用hm哼唱旋律,第二乐段用a母音唱旋律。(前后分别用闭口和开口音去模唱歌曲旋律,不但能使学生感受旋律的走向,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而且也能学会保持好气息和控制好音色的去演唱歌曲。) 5、学生填词轻声演唱歌曲一遍,如发现唱错处可再分句跟唱。 演唱要求:(1)第二乐段开始处出现的六度大跳,在气息上提早做好准备。 (2)休止符,让学生了解是情绪的换气口。 (3)长音的时值要唱足。 四、创作表现 1、 请学生尝试自己来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如第一乐段可以用独唱、男或女单声部童声,第二乐段全体齐唱等并在演唱时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 2、 观看澳门风光图片结合歌曲《七子之歌》,让学生们了解美丽的澳门现已是中西合璧的国际大都市,在祖国的怀抱中变得更加的繁荣。3、 学生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去演绎《七子之歌》。(综合表演:第一遍用诗歌朗诵,接着用哼鸣的演唱形式表现;第二遍唱歌曲,即兴舞蹈伴舞。)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所学唱的《七子之歌》是一首意味深长,感人至深的歌曲,这首歌曲它所要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呼唤,代表着祖国是不可分割的。如今澳门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盼望它在母亲的怀抱中将更加繁华和美丽。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地图上找到“七子”的正确所在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和《1997·天地人》序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主动了解香港与台湾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要求在课前查阅有关“七子”的历史相关资料,特别是香港和台湾的地理、历史知识,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师: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一 请大家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七子”的所在位置。
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指出“七子”的位置,并说出是何时被帝国主义所侵占?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 中国地图及相关文字介绍 二 1、展示香港风光图片,问这是什么地方?
2、你们对香港有哪些方面的了解?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吗?
(1)香港因盛产什么而得名?(鸦片、沉香)
(2)香港的通行语言?(普通话、粤语)
(3)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3、展示香港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1、说出图片所拍之地为香港。
2、回答问题
3、交流课外查阅到的香港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1、香港维多利亚港图片。 2、文字题目 3、香港地图及相关地理历史知识 三 1、 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并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意境?
歌曲以含蓄而富干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2、引出作者罗大佑 3、钢琴伴奏并一起演唱《东方之珠》 1、聆听歌曲后讲述自己的感受。 2、说说他们眼中的罗大佑,唱唱他们熟悉的歌曲,如《童年》、《明天会更好》等。
3、跟琴轻声哼唱《东方之珠》 1、香港的美丽夜景结合歌曲播放 2、罗大佑的相关介绍 四 1、介绍《1997·天地人》及其作者谭盾
2、欣赏音乐并听辨乐曲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先后顺序,启发学生想象这些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编钟:表现天之遥远空旷
大提琴:表现地之深沉浑厚
童声合唱:美妙的童声,天使般的歌唱,天作地合、人杰地灵
乐队合奏:天地人合为一体,表现欢乐祥和的气氛,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1、认识谭盾 2、欣赏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1、谭盾的相关介绍。 2、香港回归庆典的图片,结合音乐播放 3、听辨题及文字介绍五 1、展示诗歌《乡愁》,深情朗诵后提问;这者诗表达了什么?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它表达了一个台湾同胞期盼两岸早日统一的思想情惑,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2、提问:对于台湾,你们有些什么了解呢?
3、出示台湾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介绍。
1、小议对诗歌《乡愁》的理解。 2、交流课外查阅到的台湾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1、《乡愁》
2、台湾地图及文字介绍 六 1、引出歌曲《鼓浪屿之波》并介绍鼓浪屿的相关知识。
2、深情范唱《鼓浪屿之波》并要求学生用身体动作来创设音乐背景。
3、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运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
4、播放歌曲录音,带领全班一起跟唱。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欣赏教师范唱,并跟随音乐,用身体、用手臂等来模仿海浪的起伏 做律动。 3、回答对歌曲的惑受。 4、跟录音演唱。 1、鼓浪屿的图片及文字介绍。 2、歌谱结合录音播放。 七 结束语:台湾同胞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期盼的,让我们在这首《中国人》的歌声中,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
演唱《中国人》离开教室。
中国地图及文字“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背景音乐《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