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4: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英德实验中学 赖盈盈





























食道


小肠
肠腺(肠液)
胰腺(胰液)
胃腺-胃液(胃蛋白酶)
肝脏(胆汁)
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口腔
肛门
大肠


消化管
消化腺
(人体最大的腺体)

知识回顾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二课时)
1.理解食物消化的含义
2.了解淀粉和葡萄糖通过透析袋的区别
3.通过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学习探究实验
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重点: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难点:对照实验合理的设计及具体实验步骤


什么是消化?食物为什么要经过消化?
探究淀粉和葡萄糖通过透析袋的差异

一、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透析袋
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制成的袋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
【小资料】


演示实验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

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进入水溶液中

淀粉是大分子物质,碘是小分子物质

葡萄糖能通过透析袋进入水溶液中
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

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大分子物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被消化管直接吸收,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管吸收。
细胞膜

透析袋

模拟
水、碘分子、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

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大分子

小分子


甜味?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
1、提出问题
米饭或馒头在口腔中经过咀嚼变甜,其中的淀粉
是否发生了变化?
2、作出假设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收集唾液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漱口?
37℃(模拟口腔温度)
3、设计实验方案
(1)如何检测淀粉是否被消化?

淀粉遇碘液变蓝
(2)如何设置对照?
一组:淀粉液+唾液
二组:淀粉液+清水
保证唾液的纯度

4、实施实验方案
实验组
对照组

37℃水浴10分钟

滴加2-3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

材料用具:淀粉、碘液、清水、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等。
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

(4)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示实验方案又能记录实验结果。
淀粉液
清水
实验结果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组

对照组


淀粉液颜色
淀粉液颜色
不变蓝
变蓝
淀粉液+唾液
淀粉液+清水
实验组
对照组

现象分析:淀粉发生了变化的试管________,

实验组
5、分析实验现象
(1)实验组的试管不变蓝,说明没有淀粉;
(2)对照组的试管变蓝,说明有淀粉;
两组的唯一区别是实验组的混合液中有唾液,
说明是唾液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6、得出结论:
唾液中的物质可以使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变成有甜
味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随堂练习
1、下列属于大分子物质的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B
2.下列食物成分中,都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被消化管吸收的是(  )
A. 水、脂肪、无机盐 B. 水、维生素、蛋白质
C.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水、元机盐、维生素
c

3、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收获,我们可找出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 .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C左右 C .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 .富含淀粉的芋头汤,加入食盐(含碘)后,汤会变蓝
C
模拟口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