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放歌[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西部放歌[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11-08 08: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部放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实验教材17册
[教学内容]1、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学唱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
3、补充欣赏陕北民歌《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景及欣赏歌曲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陕北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2、了解陕北“信天游”的知识。
3、能够初步学会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黄河水手歌》,并能努力表现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风格。
[教材简析]1、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曲调采用了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信天游,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反映了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
2、《黄河水手歌》是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属山歌类。歌词以极朴素的语言,平铺直叙的手法,表达了黄河岸边的水手们的豪放性格和在平水行船时的舒畅心情。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能准确掌握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思路]本课以创设情境导入,引出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陕北民歌基本特点——豪放、朴实、自由。并结合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介绍“信天游”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学唱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体验并努力表现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韵味。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播放陕北风光图片思考:你觉得在这片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会产生什么风格的音乐?(豪放、朴实、自由) 引言: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山连着山,沟连着沟,人们在繁重而单调的劳动生活中,为了派遣心头的忧愁和寂寞,人们便见景生情,信口编唱歌曲。用高亢而悠扬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补充欣赏影片插曲《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二、感受陕北民歌引言: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陕北人唱陕北民歌是信口而歌,信口而唱,所以“信天游”三个字极为形象地说明了陕北民歌完全是一种自由之歌,一种奔放之歌。介绍“信天游”请学生介绍“信天游”教师补充 a:分布情况“信天游” b:曲调的分类(属山歌类) c:特点(自由之歌、奔放之歌)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言:信天游的主题十分广泛,传统歌曲主要反映了旧社会受地主压榨剥削的农民、天灾人祸被活活拆散的夫妻等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了许多反映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等斗争生活和歌颂中国共产党,赞扬社会主义的新民歌。1、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阿宝 2、结合歌曲欣赏举例介绍歌词特点上句用比兴手法,下句点出主题运用大量的衬词歌词反映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课件举例) 3、赏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合唱曲设问:(1)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2)各部分音乐有何变化? (演唱形式、速度)归纳:曲式结构A B A'速度慢 → 快 → 慢演唱形式女声领唱——混声合唱——女声领唱4、请学生谈谈对同一首歌曲用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有何理解三、体验陕北民歌引言:学唱一首40年代从黄河岸边一位船工口中记录下来的山歌《黄河水手歌》。 1、聆听《黄河水手歌》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速度有什么特点?(平稳、有力) 2、学生轻声跟钢琴演唱关注:歌唱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陕北民歌的韵味? (装饰音、高亢嘹亮的声音、发音等)结合模唱解决难点跟录音大胆演唱 (想象船工们的生活环境及他们乐观的精神)四、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陕北民歌是黄土地上的歌,黄土地的表面是贫瘠的、是荒凉的、是黄沙漫漫的,但黄土地的深层却潜藏着深厚而又丰富的矿藏,陕北民歌就表现了黄土地的深厚与丰富,遒劲与坚韧。 2、学生在陕北民歌《屹梁梁》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看图设想”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歌是来源与生活,(豪放、朴实、自由)的基本特点与黄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黄土地文化是分不开的补充欣赏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去感受陕北民歌的独特风格介绍“信天游”的相关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陕北民歌通过歌词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天游(山歌)的特点。同时引出改编后的革命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从歌曲的速度、演唱形式角度赏析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比欣赏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歌曲,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去体验并表现陕北民歌的韵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