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可恢复原来的形状;
认识弹性物体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弹力;
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能够做研究弹簧拉伸长度和所受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
材料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1、(橡皮筋根、塑料尺或钢尺、海棉、小弹簧、橡皮)——(材料袋1)
2、弹簧秤、钩码5个、实验记录单——(材料袋2)
教师准备:钢尺、拉力器、演示弹簧、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活动
1.同学见过拉力器吗?(出示拉力器)用来干什么的?
2.请两个同学上来拉一拉试试?感觉如何?
3.那么在两个同学拉拉力器的过程中,拉力器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形状改变)
是什么使拉力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了呢?(板书:受到外力)当两位同学松开手,停止对拉力器用力时,拉力器怎样了?(板书:恢复原状)
4.谁能用自己的话将刚才拉力器变化的过程描述一下呢?(拉力器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外力后,拉力器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了。)
5.那么,还有没有具有拉力器这样本领的其它物体了呢?老师为各小组准备了一些不同的材料,分别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观察有什么发现并将观察所得用文字或图画表示出来,好吗?(打开材料袋1)
6.学生分小组进行检测、观察物体是否具有类似于拉力器变化的特性。
7.汇报交流,展示观察记录。
二、理解“弹性”,感知“弹力”
1、揭示“弹性”概念
拉力器、橡皮筋、弹簧、海绵、塑料尺等物体都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特性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揭示“弹性”:科学家对这些物体的特性是这样描述的,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出示课件1)
2.感知“弹力”
(1)(展示撑竿跳高图片)——(出示课件2)问:什么是弹性物体?谁对它施加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使运动员跳起来的?
(2)介绍车辆避震器、轮胎、夹子的弹性应用。
三、回归生活,感受弹力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呢?
2、相机让学生感受“弹力”
①我们再拿这些具有弹性的物体,先对它们施加外力使它们形状改变,再慢慢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好吗?
②指名两个学生谈谈感觉。
③小结:我们刚才所感觉到的力,其实就是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出示课件3)
四、设计实验,探究弹力
1.生活中运用到弹性的例子确实是比较多的。我们也知道弹簧是弹性比较丰富的一种物体。现在我给弹簧一个拉力,弹簧怎么样了?那么弹簧拉伸的长度跟什么有关呢?
2.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这些想法都是出自你们的生活经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现在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研究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若干钩码,一根弹簧,你打算怎么实验?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打开资料袋2)
3.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思路(引导学生明白,要想得出弹簧拉伸的准确数据,那就需要看弹簧伸长多少小格)
4.指导实验:
实验要领:(出示课件4)
①将没有挂钩码时弹簧的指针先对准“0”刻度的位置,在“0”处打下个点;
②挂上一个钩码,在钩码数为“1”的竖线上标记此时弹簧指针所指的位置;
③后面依次类推,分别标记出挂2个、3个、4个时弹簧指针所指的位置。
注意:一定要在弹簧稳定后,才可以在相应的竖线上标记弹簧指针所指的位置,标记时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研究。
6.交流实验结果。
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说明什么呢?(每挂一个钩码,弹簧就拉伸长5小格;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长度也越长。)
那你们预测下,挂5个钩码,弹簧会拉伸多长呢?
动手实验,证明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7.如果我要挂100个、1000个钩码,弹簧会拉伸多长?
(理论上弹簧可以拉伸10米、100米,但实际中弹簧有可能早已被拉直、或拉断而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了。)(出示课件5)
五、拓展延伸
谈话引出生产生活哪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弹性。
学生简介生活中是如何应用弹力的。(车轮、毛衣,皮球等)
六、总结拓展,激励创新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讲解: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弹性,只不过有的物体弹性特征表性的特别明显,比如:弹簧、海绵等。有的物体弹性特征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比如:石块、玻璃、钢铁等。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逐渐的认识到物体的这一特征的。
3、利用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你可以设计、发明一个新型的弹簧秤吗?
(例如:超重报警、语音读数)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受力 去力
物体→→→形状改变→→→恢复原状
弹性 弹力
有限度
《物体的形状改变之后》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首先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自身体验感受弹力的存在,最后通过自己的设计认识弹力大小与拉力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亲历活动的过程,逐步的认识弹力。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难免出现活动课过于热闹的问题,此时我们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会等待,给孩子多留一些时间,让他静静的思考,让他们有一个思的过程。活动课不是越热闹孩子才能学得好,多一点安静的思考对孩子来说可能更重要。对学生来说没有最好的教学,只有最适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