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景—透视知识[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校园风景—透视知识[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11-08 09: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校园风景—透视知识
广州市萝岗区镇龙二中 刘庆文(13711292445)
教材内容: 岭南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2课校园风景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窨造型想象力。2、通过对物体细节的观察,培养学生一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标 1、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和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 1、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2、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正确的观察生活方法,进而升华成一种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讲解线造型的功能和线造型素描的步骤,说明物象形态内部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处部形态的面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结构线刻画物体内部和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
教学安排:
一、导入课程:
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创设情境1:1.找两个同样高的A同学B同学,再找一个较高的C同学一个较矮的D同学,同时跟AB同学进行对比,并指出AB同学那个更高?2.找两个同样肥胖的A同学B同学,再找一个较瘦的C同学一个较肥的D同学,同时跟AB同学进行对比,并指出AB同学那个更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课 程 导 入 创设情境2:小明是一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一天,他站铁轨上,看见铁轨渐渐地伸向远方并且交叉在在一起,于是他就充满了好奇心,想看看铁轨是究竟怎样交叉在一起的。可是不管他走了多远也找不到那个交叉的点。提出问题:为什么小明会失败?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发挥想像力。
二、探究课程:
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展 开 课 程 教师讲授平行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描绘方形物体时,垂直于画面而互相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的灭点,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此点就是灭点。成角透视:物体的若干平行边线不与个画面垂直时,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这些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主点以外视线上的任何一点,这种消失点称为余点。成角透视中的物体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消失点。 给出概念,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解方式,有助于下面知识的开展。
三、巩固课程:
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巩 固 课 程 平行透视的画法:画法:(1)、先画一条视平线(2)、在视平线定上一个灭点(3)、在画面上任何位置上画一个正方形(4)、把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同灭点连接(5)、在四条连线上定一点(6)、延长这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交叉另外两条线(7)、然后把各个点连起来成角透视的画法:画法:(1)、先画一条视平线(2)、在视平线定上两个灭点(3)、在两个灭点中间画出正方体的最前面的一条边(4)、在边上定出两个点,表示高度(5)、连接两个灭点(6)、在两条连线上定两个点,表示边的长度(7)、在点上垂直延长一条线,交叉底线(8)、然后把各个点连起来 通过动手,学生的脑、手、眼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得实践。
四、课程小结:
小结与作业 小结:展示图片,让学生指出那些是属于平行透视或成角透视。作业:分别画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示意图? 通过小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本节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6年七年级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评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