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
美化情境,激发兴趣
1. 案例背景
1.1 教学目标
1.1.1 了解我县创建“生态型、文化型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学会运用废旧挂历纸制作纸棒,玩出各种花样,发展学生一般投掷能力。
1.1.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大胆设计我县五大景观的大致图形。通过学习,使60%学生基本学会变向跑的方法,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增强自尊与自信。
1.1.3 体验运动乐趣,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思想感情。
1.2 教学内容:A、玩纸棒 B、变向跑
1.3 教学主题:我为龙游建设添光彩
1.4 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我校初一(5)班全体学生,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0人,1男生长期病假,实际出席人数为46人。学生们非常乐于上体育课,喜欢上体育课,喜欢游戏与比赛,喜欢未曾接触过的新内容,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合作竞争意识,良好的运动能力。
2. 案例描述
三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5)班学生照例欢呼雀跃地来到操场,望着操场,望着操场上围坐的二十几位本校各科听课教师,以往大声嚷嚷的吵闹声稍微收敛了一些,但仍有不少学生禁不住地七嘴八舌问起来:“老师,今天上什么课呀?”一张张欣喜、兴奋的笑脸,一双双顾盼飞扬的眼睛感染着我,我指了指地上摆放着的两叠挂历纸,笑而不答。
趁未上课之际,我组织四位女生小组长分发挂历纸:女生为标有红色数字的,男生为标有蓝色数字的。四位男生小组长分发橡皮圈。
“铃……”预备铃一响,随着体育委员一声令下,学生迅速排好队伍,其间不时传来挂历纸发出的“窸窸嗦嗦”的声音,喜悦与期盼仍然溢满46双眼睛。
情境一:知龙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每个人手拿一张挂历纸上课,是不是感到很新鲜呀!”
生:“是!”有几个学生已将挂历纸卷了起来。
师:“请大家看纸的反面,齐声朗读好吗?”
生:“好!”整齐、响亮的朗读声回荡在春风里。
师:“大家知道吗?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是我县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下面,请举起挂历纸,为家乡做一番宣传好吗?”
生:“好!”声音响亮而又激情,学生们纷纷举起纸等待着。
师:播放《走进新时代》乐曲。
生:伴随着旋律优美的乐曲,学生们时而做出原地摆绕、原地蹲举、原地转圈等动作,继而又前进后退、跑圆变化分组(队形变化,如图1)。动与静结合,在阳光照射下,挂历纸流光溢彩,师生们喜气洋洋,激情满怀。
情境二:爱龙游
师:“同学们干得真不错,看来大家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相信五湖四海的朋友都会知道龙游这么一个好地方的。同学们,宣传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好本领,练习身体,长大了才能为我们家乡建设服务,赞同我观点的请举手。”
生:四十几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师:引导学生制作纸棒:将挂历纸横或竖卷起,用橡皮圈套住两端即可。
学生动作很快,没多久,纸棒就做成了,有些同学在相互比较着,有的则已经玩耍起来。
师:1、及时引出问题:“一根小小的纸棒,你可以玩出多少花样?”
2、播放背景音乐。
生:在场地上自主练习、体验。
师:1、穿梭于学生之间,观察巡视,参与探讨。
2、提议分组讨论,探讨出更多的花样来。
生:马上自觉、迅速地找伙伴,在标有数字的呼拉圈周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单人表演、双人合作、多人参与的,第5组女生还别出心裁地将纸棒摆成五角星、六边形……
师:给学生展示舞台,并请一学生记录。
生:第3组的叶俊晨率先上来,大方地做了一个后抛接棒,竟然接住了。同组队员欢呼起来。
师:及时评议,建议给第一组在评价表上加一颗星(附评价表)。
生:争先恐后上来表演。
师:引导学生学练有趣味的杂技表演,手指竖棒、头顶棒、射棒,以及发展一般投掷能力的抛高、掷远,其间,第5组的马航军同学,手拿纸棒一个侧上步奋力向空中掷去,彩棒引领着几十双眼睛一齐向湛蓝的天空寻望,由于纸棒太轻,在空中划了一条弧线,落在了十米开外,但他那潇洒的动作和那因用力过猛的一个踉跄,引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就在学生即将“江郎才尽”之际,我们转入以投准为目的的创新体验练习。
生:站在规定的线后,自由地进行投准练习,将纸棒投入呼拉圈。(如图二)“ye” “ye”的欢呼声及“哎呀” “哎呀”的惋惜声不绝于耳,在听课的几位青年男教师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参与,学生们可乐开了。
师:再次给予学生施展本领的平台,分组投准比赛。
生:哨声一响,有的迫不及待地将棒投了过去,有的张着双臂不让其他同学影响自己,比划着,小心翼翼地一抛,有的果断地将棒往空中画一段小弧……每一次成功,同学们都会兴奋不已。
师:1、请吕陈笑同学担任记录员。
2、请大家一起用英文数圈内的纸棒,指导学生进行集体评价。
生:1、“One, two, three, four …”同学们非常认真。
2、吕陈笑同学在评价表上记下了各组在圈内的纸棒数。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学生尽情体验着运动带来的乐趣。
师:举起评价表,宣布比赛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简要评价。
情境三:画龙游
师:“我想大家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吧,谁能说出龙游有哪几个令你难忘或值得骄傲的景观?”
生:“龙游石窟”呼声最响、“荣昌广场”、“九里立交桥”,还有“龙游民居苑”、“江滨公园”……
下面,就请大家发挥想象,大胆设计龙游几大景点。
生:“怎么设计呀?”一些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部分学生兴致仍然很高。
师:“第4、第2、第3组的同学们(他们在评价表上处于落后状态),难道你们不想反击吗?”
生:“想!”“想!”第3组的周敏同学反应最为激烈,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卡片上写有设计景点的名称,所需器材及比赛规则,勉励性的语句:如你们是最棒的!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未来的设计师们,加油吧!等等)。
生:推荐一名组长,上前抽签。
师:播放背景乐,并计时。
生:读卡片,领器材,讨论摆放方法,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师:悠闲地在一旁观察,不时回答学生急切地询问。
4分钟后,第一组率先完成了造型。各组景点造型(如图三)。
师:1、公布各组完成的先后顺序。
2、请各组“自圆其说”。
学生A(第一组):四个呼拉圈是龙游石窟洞洞相连的象征,整体造型美观。
学生B(第二组):两块垫子立在地一起代表荣昌广场上的高大石柱,五边形、正方形代表草地、花坛。
学生C(第三组):垫子组合在一起是公园里的翠光阁,瓶子是阁顶,周围的一半大圆纸棒用来美化的花坛。
学生D(第四组):我们用垫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是沐尘水库的最大特征。
学生E(第五组):九里立交桥纵横交错,非常形象。
代表们的发言,组员们不时地补充几句,气氛热烈。
师:1、给予肯定、表扬,并在评价表上记录:造型加星,完成先后顺序加分数。
2、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设计成果,并提出以造型为障碍学习变向跑。
生:1、讨论比赛的先后顺序,如何绕过造型的方法。
2、分组集体体验变向跑的方法。
师:提出比赛方法、规则。播放背景乐。
生:比赛。
同学们忘我的投入精神着实让我感动,在起跑线上,队员们大声呼喊着为本队加油,跑过来同学还不时与队友们交流着什么。
比赛结束了,胜方的欢呼声,负方的申辩声、批评声,响彻校园操场,“老师,再来一次!”“老师,第4组碰翻了景点。”“老师,我们组男生个子太矮小……”
情境四:游龙游
师:播放配乐散文(自己编写、配乐)
学生:随着音乐响起,热闹的场面渐渐安静下来。
画外音: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家乡多美妙:神奇的龙游石窟,雄伟的九里立交桥,美丽的江滨公园,迷人的沐尘水库,宽广的荣昌广场,……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游览一番吧!
请大家从矮到高,排好队伍,整理好衣服,系好鞋带,背起行囊,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学生:迅速排好队伍,做各种模仿动作),我们雄纠纠,气昂昂地从学校步行出发。下面请大家闭起双眼,尽情想象(学生:闭眼进行意念放松)。我们首先来到了九里立交桥,走上桥顶,极目远望,田野一片金黄,公路上汽车不时飞驰而过。通过立交桥,我们径直来到江宾公园,公园内亭台楼阁,爬上堤坝,衢江波光粼粼,春风吹来,我忍不住深深地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学生:做深呼吸)我仿佛置于仙境,渐渐地感觉我变了,啊,我真的变了,变成了美丽的彩蝶。请大家睁开双眼,张开双臂,跟老师一起往前飞舞(学生:睁开双眼,张开双臂,学蝴蝶往前飞),我们飞到了龙游石窟,一进洞口,一阵凉气扑面而来,我抖动抖动筋骨,转身又飞回了城市,逛起了荣昌广场,广场好宽好大,奇花异草竞相开放,大型莲花喷池雾气朦胧,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道道五彩的光芒。广场太热了,我们又飞回到乡村田野,飞过一座座高山,一片片竹林,终于来到了迷人的沐尘水库,这里山清水秀,我陶醉了。(学生:跟着老师绕过石窟景点,广场景点,在沐尘水库造型前跓足观望,继而举臂提踵,慢慢地下蹲,有的甚至躺倒在地,作陶醉状。)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的理念
“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课程改革“激发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及自身发展联系起来,精心创设情境,美化情境,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3.2 案例的特点
主题创意,情景贯穿为本案例的主要特点。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游仿佛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几年来,开发了神奇的龙游石窟,兴建建造了大型的浙西第一广场——荣昌广场,雄伟的九里立交桥,美丽的江滨公园,以及正在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沐尘水库……。目前,龙游人民正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朝着“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迈进。
为了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长大要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强烈愿望,本课确立“我为龙游建设添光彩”为主题,以“知龙游”、“爱龙游”、“画龙游”、“游龙游”为红线,将整堂课贯穿于一体。
3.3 教学效果
在愉快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在和谐、优美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领略了体育教学中蕴含的艺术美,促进了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思想感情。
3.4 案例的三大亮点
3.4.1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努力开发体育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人在原有自制体育小器材的基础上,开发纸棒教学系列,让一张旧挂历走进体育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3.4.2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情境一:知龙游。让学生了解我县城市发展目标:“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以倡导学生为家乡做义务宣传员,切入主题。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学生们挂历纸的摆绕、抛举、队形的组合变换,令人赏心悦目。同时,又非常自然地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
情境二:爱龙游。教师围绕主题要求学生以实际行动锻炼身体,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建设服务。玩纸棒中,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还多次让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大力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创造性、主动性的新的教学理念。纸棒的投准设计,主要是面向全体,重视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成功的乐趣,消除因先天身体条件差、体育能力相对较差带来的自卑心理,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境三:画龙游。紧扣主题,带着美好的愿望,联系我们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设计龙游五大景点的大致图形。生活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现代课程非常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将同学们熟悉的内容搬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读卡片、讨论设计图形、人员跑动顺序安排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既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又提高了创新能力,增强了合作竞争意识,使学生真正达到了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情境四:游龙游。采用意念放松与自编舞放松相结合,以朗诵散文的形式,娓娓道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做出彩蝶飞舞的动作游览景点,最后师生们陶醉在迷人的山村水库旁,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3.4.3 合理利用自然场地,简化教学组织
本课场地以两个篮球场为主要活动场地。利用雪碧瓶、呼拉圈、道次牌作标志物,合理利用场地设施进行组织教学,既可减轻教师课前准备场地的工作负担,又可净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