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08 13: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九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班别: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未与容器紧密接触)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2.有一个实心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0N;当把物体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2N B.8N C.18N D.20N
3.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  )

A.热气球 B.火箭 C.飞艇 D.孔明灯
4.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一定小于4牛 B.可能等于5牛
C.一定等于4牛 D.可能大于5牛
5.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ρ水<ρ盐水),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体积的大小关系为(  )
A.铝球大 B.铜球大 C.大小相等 D.无法确定
6.小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现有一正方体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再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考虑液面变化。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物体的质量是25g
B.物体的密度为3.5×10 3kg/m3
C.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1N
D.浮力的大小总是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变大
7.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放入液体中,物体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  )
A.甲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
B.取出物体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
C.取出物体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D.甲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和乙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一样
8.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乙>p'丙>p'甲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9.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
①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
②木块的体积是1×10﹣3m3
③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
④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400Pa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④
10.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上线,宣告我国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从科学的角度看,当列车进站时,乘客需站在安全线外的原因是(  )
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
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11.如图所示的标志线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人行道上的斑马线 B.机动车道上的停车线

C.地铁站台上的安全线 D.银行柜台前的安全线
12.如图所示是龙卷风发生时的场景。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实质就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对于高速旋转的气流(  )
A.气流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B.气流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
C.气流内外部的压强相等 D.气流内部、外压强关系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将重8牛、体积为1×10﹣3米3的正方体一半浸入水中并保持静止,此时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小为   牛,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牛;若剪断绳子,待正方体静止后,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牛。(g取9.8N/kg)
14.重为10牛的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则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此时金属块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15.铁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0.6牛,铁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当它下沉时,受到浮力的大小   ,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一个李子的体积约为60cm3,质量约为66g,若把李子放入水中,静止时李子将   (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17.将适量橡皮泥包裹在吸管下端,制成了一只土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F甲   F乙,ρ甲
   ρ乙;密度计两次排开液体的重力分别为G甲、G乙,则G甲   G乙.(均选填“<”“=”或“>”)
18.如图是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伞被风吹得向上翻起的情景,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   ,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19.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两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的重力是   N,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4)根据实验测出圆柱体的体积是   m3,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盐水的密度是   kg/m3。
(5)若图丙中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圆柱体浸没后水未溢出,则放入圆柱体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   Pa。
20.(1)小柯进行了如图甲的实验,他用了A、B、C三段横截面积不同但相互连通的玻璃管,让自来水稳定流过玻璃管时,A、B、C相连的对应的三个竖直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如图所示。小柯根据玻璃管内的A、B、C三点水压推测:液体流动时,横截面积越大处,流速越   (选填“大”或“小”)。
(2)洗车时通常用到水枪(如图乙),为了增加水枪出水的冲击力,洗车工应将水枪的枪口直径调   (填“大”或“小”)。
(3)小柯查阅资料进行了理论证明,他在资料上查到了一个被称为“流量”的概念。“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的流体体积,用字母Q表示。他思考,如果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匀速流动(如图丙),设流水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水从管道左端流到右端所用时间为t,则根据流量的定义可得出表达式Q=   (用字母表示)。
21.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   N;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N;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
(3)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4)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
五、计算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
2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重力为12N,体积为2×10﹣3m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为250cm3的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求:
(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
(2)合金块B的密度。
23.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装满容器,如图乙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图丙,
(1)该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N?
(2)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A; 6.C; 7.B; 8.C; 9.D; 10.D; 11.C; 12.B;
13.4.9;3.1;8; 14.2;大;竖直向上; 15.0.6;不变;变大; 16.沉底; 17.=;<;=; 18.大;小;
19.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丙、丁;5;4;4×10﹣4;1.25×103;1.1×103;400;
20.小;小;vS;
21.4;溢水杯未注满水;1;1;等于;保持不变;
22.(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为12N; (2)合金块B的密度为1.6×103kg/m3。
23.(1)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0N; (2)该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