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掌握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购买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及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4.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从小节约用钱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购物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人民币,但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不能真正理解。学生购物经历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币,使用机会更少,致使有的学生无法正确购物。要学生达到用数学思想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算理明确、方法得当,还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探索、交流来实现。
3重点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设境激趣,转化单位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今天老师有一些问题想考考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比角大的单位是什么?比角小的单位是什么?
2.1元=(?? )角??? 1角=(?? )分??? 8元=(?? )角
3.一张5角可以换(??? )张1角;一张10元可以换(?? )张5元和(?? )张1元;一张8元可以怎么换?
4.教学例5(课件出示例5图)
(1)师:这是几元几角?(1元2角)1元可以换成多少角?(10角)那么1元2角是多少角?
(2)师板书:1元2角=12角
(3)想一想:18角=(? )元(? )角
(4)做一做:
1元5角=(? )角?? 32角=(? )元(? )角
46角=(? )元(? )角? 5元=(? )角
活动2【讲授】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看来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会进行人民币的换算,你们可真棒!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逛一逛,可以自己购物,你们愿意去吗?(愿意)我们先去玩具区逛逛。
2.课件出示气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看到的商品及价格。
(二)引导参与,主动探究
1.师:这么多漂亮的气球,你们想不想买呀?(想)任意买两种,你们想买哪两种?需要多少钱呢?同桌两个人,互相讨论。
2.学生讨论过后,师指名回答。
3.师:看看老师,要买哪两个?课件出示问题(1)
(1)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让学生解决问题,交流解答的方法?重点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2)师板书:5+8=13(角)? 13角=1元3角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
4.师:刚才老师提了一个单位相同的加法问题,接下来谁能提一个单位不同的减法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2)
(2)让学生说说算式中的1元,8角分别代表什么钱?
(3)全班交流此题的解答方法,体会单位不同,要转化为相同的单位后才可以相减。
5.课件出示问题(3)
(1)一起读题,边读边思考怎么列式?
(2)指名回答列式和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4)师小结:一道算式里既有元又有角,就把元和元加,角和角加,再把加得的数写成几元几角,就可以了。
(三)逛书店:
1.师:我们通过买气球学会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书籍区看一看,用刚刚学到的本领,去解决买书的问题!
2.课件出示书籍图
(1)师:看一看,都有些什么书?分别是多少钱?
(2)从图上我们知道了每种书的价格,还知道了要用多少元钱去买?
(3)齐声读题,并质疑“正好”是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任意选两本书试试,如果刚好13元,就列出算式;如果不够13元或者超出13元,尝试用调换书籍的方法重新凑足13元。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买书活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就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调整,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活动3【测试】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师:书籍区逛完了,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食品区转一转吧!
2.课件出示:食品及标价。
3元
6元5角
5元
2元5角?
(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每种食品的价格。
(2)师提问:这些食物,怎样搭配着吃才更有营养?
(3)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并指名回答。
(4)课件出示:如果把一种蛋糕和一种饮料配成套餐,你喜欢怎样搭配?价格是多少?
(5)根据学生回答,把每种搭配方法列出算式,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活动4【作业】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
2.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还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我们也学会花钱了,但是我们还要节约,因为我们花的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都不能乱花,要做一个节约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