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9课 变垃圾为宝“垃圾桶变形记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9课 变垃圾为宝“垃圾桶变形记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08 13: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垃圾桶变形记(科幻画)
教学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垃圾桶的变迁史,引导过渡到认识环保图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欣赏本校学生获奖优秀科幻画作品,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同时加深认识科幻画具有想象科学的基本特点.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对未来垃圾桶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科幻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科幻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绘画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和合理的想象,创作出自己的科幻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巩固科幻画的概念,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科幻画内容。
2.难点: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科学知识,展开大胆地的想象创作一幅未来的垃圾桶。
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课件
2.学生用具:卡纸、马克笔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物品,同学们猜猜看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2.出示垃圾屋图片,导入新课
——这是过去人们装垃圾的地方,现在称为垃圾桶
3.出示部分课题:垃圾桶
二、学习欣赏
1.了解垃圾桶的变迁史,提高对垃圾桶的了解。
想看看最早垃圾桶式什么样的吗?跟老师一起去了解垃圾桶变化过程吧!(出示课件)
(1)土坑式:最早人们会在家的房前屋后挖一个坑,把垃圾倒进去,不管是大坑还是小坑,都称它为土坑式垃圾桶。慢慢的人们发现这样做太不卫生,既臭又脏,大风一吹还垃圾满天飞。
(2)单桶式:于是人们就用身边的劳动工具装垃圾,象这种竹筐、竹篓,但它们也只能装大的垃圾,小的垃圾仍然会漏出来。聪明的人们开始动手用水泥、砖瓦来砌这种垃圾桶,慢慢的后来出现了不同材质的如:塑料的,铁的垃圾桶,到还仅限于单个的垃圾桶,我们把这个时期的垃圾桶统称为:单桶式垃圾桶。
(3)多桶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垃圾桶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数也增加了:有2个的、3个的、4个的……甚至于一排排形状各异的垃圾桶,我们称现在的垃圾桶为多桶式的垃圾桶
2.认识环保图标,培养环保意识。
咦?老师发现现在的垃圾桶身上都有一个图标,你知道这些图标叫什么呢?你认识这些图标的意义吗?(课件放大环保图标)
(1)可回收(垃圾)图标(也称循环利用图标):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呢?——塑料、玻璃、金属和纸张等。
(2)不可回收(垃圾)图标(也称其他垃圾):就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建筑垃圾、烟头、碎陶罐、旧衣物、陶瓷碎片……
(3)厨余(垃圾)图标(也称厨房垃圾):同学们看这个图标,这鱼骨头、苹果心说明什呢?对的,是厨房垃圾,这类垃圾主要产生在厨房、餐厅、食品加工的地方。它包括:骨骼内脏、枯花落叶、果皮、果壳、剩饭剩菜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倡光盘行动,就是为了减少剩饭剩菜,杜绝浪费。
(4)有毒(垃圾)图标(也称有害垃圾):这个图标很特别,它代表什么呢?对的,它表示有毒有害的垃圾。有谁知道生活中哪些垃圾是有毒有害?——废旧电池、电子产品、油漆、桶、灯管、过期药品……这类垃圾危害特别大,要正确投放,减少危害。
小结:孩子们,我们认清了这些环保图标的意思,从今天开始学习分类垃圾,正确投放,做一个热爱环境的小达人吧!
3.寻找现在垃圾桶的不足,补充课题。
(1)引导寻找不足
垃圾桶发展到现在,孩子们,你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方便,不满意的地方?
——又脏又臭、口太小,大垃圾进不去、……
既然同学们觉得现在的垃圾桶还有这么多的不足,要不,我们用科幻画的形式跟垃圾桶玩一场变形记,怎样?
(2)补充完整课题:垃圾桶变形记(科幻画)
4.复习旧知,加深科幻画的理解。
谁记得什么是科幻画?
——很科学的、未来可能实现的,很大胆想象的画……
小结:对,设计很科学,并且大胆想象的绘画作品,叫科幻画。
依据科学,大胆想象的绘画作品称为科幻画。
5.引导欣赏,提升鉴赏能力。
听说要玩变形记,我们学校的哥哥姐姐送来了获大奖的科幻画作品来参加。
(1)欣赏优秀科幻画作品,理解创作意图。(课件出示科幻画作品)
你喜欢那一幅?你找到了变形后的垃圾桶了吗?看出了它有什么本领了吗?
a.这是一个专门降解有毒垃圾—废旧电池的垃圾桶,它能一边降解一边提取电池中残留的电,输送到这些树上,让树能在夜晚发光,从而代替了路灯,解决了降解废电池的难题,又节约了能源,好了不起的本领啊。
b.这是一款吸收转化塑料垃圾的垃圾桶,它收集塑料垃圾,进行两种分解:一是提取塑料中的汽油→提炼→蕴存→再利用(给汽车加油);二是塑料重新加工→再生再利用。一举多得。
c.这幅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呢?
——太暗、看不清……
其实这个垃圾桶本领特别大,作者在垃圾桶的最上面设计了感应器,第一时间把垃圾分类,中间这个是压缩器,它能把分类时候的垃圾压缩成很小的颗粒,外面这一圈是传送带,是让垃圾桶自由行走的装置。点子不错吧!看来一幅优秀科幻画,不但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恰当的绘画表现方法,谢谢同学们告诉老师。
同学们欣赏科幻画的水平越来越高,为你们点赞,也要为哥哥姐姐们的大胆想象点赞!
(2)讨论汇报创作想法。
看完哥哥姐姐们的科幻画作品,你是不是对垃圾桶变形有了自己的想法呢?把你的想法跟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a.学生讨论,师巡视聆听,偶尔加入讨论
b.分享讨论结果
讨论的真热烈,老师想听听变形后的垃圾桶有什么本领,谁来分享下:
三、创作实践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老师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你们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记住要有科学依据,动手吧!(边讲边课件出示作画要求)
1.创作要求:创作一幅未来垃圾桶的科幻画。
设计科幻
大胆想象
2.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过程有一位学生画的太小,要求换纸
换纸不环保,(师把作品投影在视频上,向全班同学征询办法)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在不换纸的前提下,还有有没什么好办法?
——小垃圾桶的外面再画一个更大的的垃圾桶,把小垃圾桶作为大垃圾桶的装饰。
——反一个面重新画
——把那个小的设计成大垃圾桶的一个按钮(老师竖起大拇哥)
同学们帮你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谢谢同学们,作品是你的,你自己选择修改办法吧
四、展示评价
1.学生介绍作品创作想法
完成的作品生自己贴黑板上
请两三位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点评和肯定
真是一群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掌声)。同学们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怎样?那好,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吧!(掌声)
五、拓展延伸:欣赏几组智能垃圾桶,进一步激发热爱的情感
刚才我们创作了许多新奇特的变形后的垃圾桶,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了些智能垃圾桶,去看看它们的本领吧(课件出示三款智能垃圾桶)
(1)能根据垃圾的大小,开多大的口。
(2)会识别垃圾种类的垃圾桶
(3)会收集水面上垃圾的垃圾桶
六、小结
这些垃圾桶神奇吧!孩子们,只要勇于大胆想象,明天有可能把想象变成现实,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拥抱科幻画吧!谢谢孩子们!
教学反思:
根据《美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垃圾桶的变迁史,引导过渡到认识环保图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欣赏本校学生获奖优秀科幻画作品,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同时加深认识科幻画具有想象科学的基本特点.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对未来垃圾桶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科幻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垃圾桶变形记(科幻画)》这堂课是我校校本课程《科幻画》环境问题中的一个小课题。小学尤其适合开展科幻画教育,校本课程科幻画中的课题.是由浅入深的按照不同年龄段,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堂课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设计的科幻画课程.《垃圾桶变形记(科幻画)》这一课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第一已经有了科学知识:第二也开始关注周围环境:第三通过一二年级的线描学习对勾画物品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非常愿意并善于幻想:第四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设计创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一定会有成就感。根据这一心理基础我将这一课的焦点集中在未来垃圾桶的设计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观察法和欣赏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课堂教学分成四个环节:了解垃圾桶的演变过程和认识环保图标,创作科幻画,展示科幻画,扩展。
这堂课充分引用了科学的成分,创作的表现手法,当然更有浓厚的艺术特征,结构非常明晰,从感知—认识—创作—展示一条线索贯穿整堂课。课堂的三个特点:(1)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和美术的学科性,(2)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心里,课堂中以直观丰富素材,去让孩子们感受强烈的对比.让孩子们在对比中发现.(3)营造音乐氛围,让孩子在音乐氛围中去畅想,自由自在的创作,充分肯定孩子们富有自己浓浓的个性作品,老师提供给孩子们丰富的图片欣赏,也把创造艺术初步呈现在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作品,浓浓的个性色彩,本堂课抓住绘画特点,巧妙地借助了美术的表现手法、儿童的特征、课题以及板书,处处散发了美术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