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4:15: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材分析:
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用上节课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仪器图片给于提示,看似有帮助,但确有一些难度——“空气是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我们能想出一些观察的办法来吗?”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办法来。教材65页的插图给学生提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无论学生们想出的方法是否合理可行,都要让他们在不断的试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材中设计了联系水的热胀冷缩,比照出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对学生知识链和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本课的难点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即“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高潮,用游戏,生动形象的解释深奥的科学原理,初步构建“热能”“热运动”“热膨胀”等科学概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感受了探究科学的乐趣。这无疑是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体现。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训练知识的迁移以及逻辑思维的形成非常重要。在探究了水的热胀冷缩变化,明确了大多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学生对具有特殊性的空气更具探究的欲望,对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怎样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学生会结合生活经验来完成任务,随着活动的展开,会发现一些问题,接着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入到了科学探究活动中。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其教学思路确定为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大胆的提出猜想,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课堂探究的欲望。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挑战性问题开展活动,进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假设、分析,通过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其教学程序为:“一提出问题、聚焦问题;二问题引领、分步落实;三整理收获、分享体验;四扩展链接、迁移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烧杯、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平底烧瓶,气球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师:孩子们,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
师: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哦。是乒乓球奥运冠军。孩子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
师:老师也很喜欢打乒乓球。以后有机会,你们愿意和老师打打乒乓球吗?
师:谢谢。你们真是可爱的孩子!(出示乒乓球)这是什么?
师:在桌子上拍两下,圆圆的乒乓球为什么会弹起来呢?
师:说得真好。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于任何地方。教室里,乒乓球里,烧杯里,瓶子里……再看看这个乒乓球,有什么发现?(凹进去了)。对,老师在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小心踩坏了。你们能帮帮老师,让这个乒乓球恢复原样吗?
师:这个办法可行吗?请你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 (生上台表演)
师:请仔细观察,这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
(谢谢你,小小魔术师。)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生:乒乓球受热就鼓起来了;是乒乓球里面有空气,空气受热把乒乓球撑圆了……
师:(引导)是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了,才把乒乓球撑圆的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板书)。
二、实验验证空气是否会热胀冷缩。
1、制定研究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计划。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在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小组合作,画出自己的实验装置和注明材料的名称。并详细介绍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思考可能会发生的现象,以及注意事项等。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学生自己设计、动手体验,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快乐是教学设计的宗旨。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烧杯、平底烧瓶、气球、热水、冷水、常温水……
师:有没有谁能大胆地将你们小组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说一说,完善实验方案。
3、小组合作,进入实验探究。
师:根据实验计划,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课件出示实验温馨提示:
分工合作、注意安全;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记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边实验,一边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到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师点拨。
出示课件提示。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说明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4、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
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师:温度变了,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吗?同学大胆回答。
师:科学家经过研究后,给出了关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科学解释。
出示课件——(知识窗)提示。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哪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并用课件演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师生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也和水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既然水和空气都有热胀冷缩的本领,请问,它们两个谁的本领更大呢?
师做演示对比实验,学生仔细观察。
生: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快,更明显。
三、拓展延伸。
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乒乓球瘪了,为什么用热水烫一烫就鼓起来了?
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呢?
冬天,打足气的篮球第二天为什么就瘪了呢?
(让学生尽管说,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去探索吧!
五、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