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单元 第一单元《华夏古乐》 教学时间 第一周 星期一
内容 古乐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流水》 2006年 2 月 日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晓古琴这一乐器,学习、分析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认真聆听两首作品,感受其不同的艺术魅力。
任务定 位 教学重点 引起同学们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音乐中的不同乐段,辨别其意境、情绪上的区别
教材分 析 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根据北宋大诗人苏轼的词创做的一首优秀的独唱歌曲,这首歌豪迈奔放,与原词的风格保持了一致。全曲为散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豪迈、洒脱、奔放,后半部分曲调平缓,带有冥思遐想的色彩。两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我国的民族音乐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是简单的描绘客观事物,而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的精神境界。古琴是我国目前被联合国确认的两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学情分 析 初三同学对这两首作品应该还算熟悉,《恋奴娇、赤壁怀古》中学课文有收录,而古琴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出现过。
教学用具板书设计 教学光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1 播放《英雄》中的棋庄比武的片段 观看其中的古琴演奏 这个片段中有较多的古琴演奏场景,以影视作品引入古琴,会更多的引起大家的兴趣 以大家熟知的东西导入
2 播放《流水》全曲 聆听并感受古琴的音色,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建立对古琴音色的基本认知。 认知
3 提问:谈谈你对古琴及这首音乐的认识 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一步是承接上一步来的,目的在于更全面的了解古琴 引导发展
4 简单的分析音乐 音乐不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描写,更在乎其内涵
5 简单介绍俞伯牙、钟子期及“知音”的来历。还有古琴的基本介绍(构造、历史),可出具实物或图片 思考怎样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学生触摸实物 这里是进行情感熏陶比较好的时候。 本人有古琴一张,可为学生现场演奏
6 再一次播放乐曲 根据老师的分析,感受《流水》的魅力 通过前面的介绍,学生应该能独立的把握音乐 深入探究
7 引导学生进入《念奴娇、赤壁怀古》 背诵苏轼原词 这首词初中语文课本有收录,从这里入手,一可以吸引大家的兴趣,二为分析曲子上下阕的音乐形象做准备 以熟悉内容导入
8 完整的播放音乐 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从音乐上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理解
9 教师分析上下阕的音乐形象 讨论并发表对这首音乐的看法 允许学生音乐个性的发展 探究学习
10 小结本课 体会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目标我想应该是放在吸引学生的兴趣上,在当今流行音乐当道,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情呀爱呀”的时候,让我们的学生接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显得很重要了,也许,一、二节课不能给他们太多的东西,但要让大家认识到,这些优秀的东西中国人自己都不去热爱它,难道指望外国人来发扬光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