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0 09: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 土 高 原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做客!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其自然环境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能举出反映“黄土风情”的例子。
初识 —— 黄土高原
第一篇

知 识
1
文明的摇篮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
2.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知 识
2
位置和范围
1.位置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______以西、________以东、________以南、________以北。
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
2.面积
太行山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乌鞘岭


长 城
黄土高原
知 识
2
位置和范围
3.范围
青、甘、宁、陕、晋、豫和内蒙古七省区的大部或一部分
知 识
4
地貌景观
1.黄土塬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川
由厚厚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是良好的耕作区
2.黄土梁
3.黄土峁
4.黄土川
呈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知 识
5
黄土的来源
1.黄土的厚度
海拔___________米,是世界上______的黄土堆积区,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_________米。
2.黄土的来源
3.赞成的学说
中亚、蒙古一带
风成说
1000~2000
最大
100~200

1.黄土高原的形成学说。
2.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哪里?
材料抢答


①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________ 。
③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
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________________。
知 识
6
黄土的来源
3.“风成说”的证据

太行山
越来越细
中亚
蒙古
多层古土壤
同学们,我们这里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真是让人伤心!




探究 —— 黄土高原
第二篇
知 识
7
脆弱的环境
1.位置特殊——过渡性

(1)地形:从 ______向 __________过渡

平原
高原、山地
(2)植被:从_____向________ 过渡
森林
草原
(4)农业:从 向 过渡
农耕区
牧区
(3)干湿区:从___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__过渡
湿润、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5)温度带:从______________向
________过渡
暖温带、亚热带
中温带
2.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灾害频繁、严重


地质、地震灾害、 水旱灾害
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3.人类破坏严重
滥垦、滥牧
过樵、过牧
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自然灾害频度增大

4.遭受破坏后恢复困难
知 识
7
脆弱的环境
1.显著地表景观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 变薄,__________流失。
__________下降,___________降低。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
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______________”。
(3)造成当地 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知 识
8
水土流失的治理
耕作土层
地上悬河
生态环境
土壤养分
耕地质量
农业单产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原因
温馨
提示
人为原因

水土流失小实验
对比实验一 植被疏密
对比实验二 降水强度
对比实验三 坡度大小

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①植被状况: (植被稀疏或茂密)更容易
发生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水土流失越严重。
植被稀疏
陡坡

实验结论:

水土流失小实验
3.水土流失的原因
知 识
8
水土流失的治理
自 然 原 因

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
地形过渡带,坡度较大
覆盖率低
土质疏松、多孔隙
人 为 原 因

陡坡毁林开垦
修路
露天开矿
表层土壤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
河流泥沙含量大
形成地上悬河
看图说话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4.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知 识
8
水土流失的治理
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④有计划做好煤矿的土地复耕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
5.小流域综合治理
知 识
8
水土流失的治理
1、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是根本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牧
2 工程措施
①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②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2)修建梯田
(3)修建水库
打坝淤地
修建梯田
修建水库
(1)打坝淤地
同学们,虽然我们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可我们这里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被称为“乌金高原”。
真让我们感到自豪!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分布















煤矿产地
大同
平朔
阳泉
神府
东胜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思 索
与把煤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出去相比,
将煤转化成电力和煤气输送出去,有什么
优势?
减轻陆路运输的压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及造成的环境污染;优化能源输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环境污染;能源运输不受时间、自然条件的限制。
知识脉络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不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B
D




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 )
A 植被破坏 B 人口过度增长
C 贫困落后 D 环境恶化

4.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B
C




5.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
①打坝建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地膜覆盖⑤修基本农田⑥抽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6.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 D.提高肥力
C
B




7.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③开荒弃荒、轮荒作业④开露天矿、建隔离护坝⑤保塬护坡、打坝建库⑥复垦采空矿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D
C




9.下图为“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读后回答:
(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
B.沟壑纵横的地表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C.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D.黄土高原应大力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2)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水土流失可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其中②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暴雨
土质疏松
毁林开荒
耕地减少
河床淤积
打坝建库
植树种林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发展多种经营
C
























敬 请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