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绘画与民间绘画——五代至清代绘画作品简介(教案)
(前面环节省略)
一、课前营造气氛:[5分钟]
X X 同学有一次和我讲了一个故事问我是不是真的,不妨请X X 同学说来与在座的各位听听(略)……大家说画家在美国办画展时的轶事是不是真的。我们不管它,但中国绘画的悠久历史及巨大成就那是不置可否的。
二、教学过程:[45分钟]
1、组织教学。
2、复习引入:请大家看这几盆菊花,(蛮好看的) 诸如菊花等这些花、鸟、竹、石为题材的中国画就是花鸟画,而我们知道人物画在唐代最先发展成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然后例举两位唐代人物画家及他们的代表作(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周昉《簪花仕女图》)。
3、讲授新课:
引: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我国近古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沿着文人绘画和民间绘画两条路线向前发展的(投影)。
唐→宋→元→明清(填充式板书)。
投影(略):教师讲述。
引入:中国绘画史是众多画家及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写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人物 看《韩熙载夜宴图》学生讲内容:南唐画院画家,画家凭目识心记刻画封建贵族奢华的生活场景,共分五段,画面布局巧妙,人物造型生动,举止神情维妙维肖,是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画作品。
《五马图》(显然这一幅人物作品在风格上与前一幅不一样,请同学根据资料及书本内容作一评述)
李公麟:北宋杰出的人物画家,他的《五马图》单用线条勾勒形体,线条流畅、丰富,马的造型准确,人物各具个性和身份,他的白描法,淡毫轻墨,开一代新风。
引:就以上作品及书上图例,如《村医图》等都是描绘当时平民阶级,充满生活气息,但五代至宋代人物并不都是如此。看《泼墨仙人图》(问:估计是谁的作品)宋梁揩,粗笔淡墨,创写意人物之新法。
过渡语:元代人物画日渐衰落,明清肖像画较为兴盛,在唐以前山水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在唐宋已发展成熟成为独立画科。
山水 《溪山行旅图》范宽,北宋北派山水代表画家,学荆浩、李成提倡到大自然中“对景写意,写山真骨”终成一代大家。《溪》的技法特点是:采用雨点皴,用浓墨作画,雄伟峻厚,风骨峭拔,给人以崇高的感觉。
学生总结出北宋山水画特征(根据资料):都是以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己所熟悉的自然真实为重要特征,在构图上采取大山、大树和全景式处理手法。
引:北宋山水画家师承五代大家荆浩、关仝、李成等,而南宋山水如马远《 梅石溪凫图 》的艺术特征又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看南宋山水特征:画面以表现一种含蓄又准确表达诗般意境为特征,构图采用以小见大的“一角山水”。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此图是元代曲型的文人水墨山水,描绘浙江富春江沿岸初秋景色,技法吸取了各家之长,作品寄托了他的“高雅”“隐逸”的情怀与平淡天真的笔墨趣味。
过渡语:元代文人画的高度发展,与赵孟 大力倡导以书入画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画学理论促进诗、书、画的进一步融合,影响到明清及近代的绘画。
《庐山高图》(学生介绍)明,沈周,大幅山水,气魄雄伟,画风清新、明快、文秀、淡雅。
总结过度:清初“四王”的因循摹古和石涛为代表的创新山水,画学思想斗争激烈。而明清花鸟的发展或许更能说明我们今天的课题涵义。请看(P8~6)。
花鸟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院体画家精工笔花鸟,注重写生的纯客观描绘,追求对象细节真实,精细完整,精工富丽,造型生动传神。
讲:在此之前五代的两位花鸟画家黄荃、徐熙(看书P7——2·3)代表两种不同风格:黄的富丽工巧;徐的朴素自然,清新淡雅,形成后世花鸟画史上的两大流派。
过渡语:文人花鸟画在宋元得到较大的发展,而明清达到了发展的又一高峰。
请看《黄甲图》明末徐渭,著名书画家,他的大写意花鸟是文人画发展到高峰的一个标志,与唐寅、八大山人等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后的“扬州画派”、“海派”代表着创新力量,进一步推动了文人花鸟画的发展。
引言:现在我们对中国绘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请你识别一下这时期一些作品,分组讨论并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述。
(1)《桃实图》清,“海派”代表画家,吴昌硕,用笔浑厚华滋、作品造型简练概括,创造意境深邃而富于诗意,形成了雄健浪漫的艺术风格及诗、书、画、印密切配合。
(2)《寒雀图》北宋,崔白,工笔花鸟画,纯客观描绘,精细完整,追求细节真实。
(3)《墨梅》元,王冕,梅、兰、竹、菊,把花术的自然特征比之于人的道德情操。
(4)《关山行旅图》五代(关同),客观真实地描绘自然真实,采取大山大树和全景式的处理方法。
(5)《六君子图》“元四家”最有影响的画家倪瓒,太湖一带的真实风景为题材,用笔墨用墨简略到了极地,充分表现了太湖山水微茫、清远的特色。
引:《朝元图》元代民间绘画艺术精品。
综述:纵观整个中国绘画史它经历了唐宋这一鼎盛时期,以后中国画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倒是中国的民间绘画长盛不衰,我国艺术真正震憾世界的是民族的民间艺术(下次课一起学习民间绘画部分)。
小结:投影片(学生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