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体育说课稿[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体育说课稿[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07-19 11: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体育说课稿
课题:蹲距式跳远
———助跑与踏跳想结合技术
说课人:葛洲学校 刘木雄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乐见闻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能力目标:
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可喻为生活中的困难)。
四、教学难点
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
说对象:
初一的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难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说教法:
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在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的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跳球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生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词)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平加速度。2、踏跳:为创造最大的腾空速度,即垂直速度。3、腾空:获得空中水平距离。4、落地:保护身体。)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1、放脚;2、时间;3、蹬地;4、腾空角度。
原地起跳模仿教与练:(说词)两脚前后站立,摆腿稍屈在前,起跳腿自然弯曲在后,动作开始摆,腿蹬地,起跳腿向前迈出,并积极下放,模仿踏板、缓冲和蹬伸的起跳动作,同时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协调配合,重心迅速前移。
助跑3-4步结合起跳教与练
三、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四、障碍练习法
运用助跑3-4结合起跳的方法跨越一定的高度。(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说学法指导:
一、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可做完整个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注:分两个沙地进行教学)
二、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目的:认识咥我们面对困难或新生事物的时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强调纪律、宣布内容 /
准备活动 徒手操(4×8拍)1、腕、踝关节活动 2、原地高抬腿3、原地单腿纵跳 4、全身运动 做好准备
课堂游戏 跳球接力 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无形中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主内容教学 1、完整示范2、分解讲解3、学生练习 学习、改进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小结 整队总结本课的学习目的下课 使学生认识“尝试”
教学流程图:
1腕、踝关节活动
准备活动 2、原地高抬腿
课堂常规 (徒手操) 3、原地单腿纵跳
4、全身运动
课堂游戏
(跳球接力)
引 过 1、完整示范
导 渡 1、1简单介绍四个组成部分
1.2设问:怎样才跳得更远
2、分解动作示范讲解(教与练)
总结下课 主内容教学 2.1(原地起跳模仿)
2.2(助跑3-4步结合起跳)
3、学生结合动作练习
(提高兴趣练习/水平练习)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