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杯子上也有美丽的色彩变化(第一教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白色的杯子上也有美丽的色彩变化(第一教时)[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08-25 07: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16课 白色的杯子上也有美丽的色彩变化(第一教时)□ 戴梅青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初步懂得物体上色彩产生的原理与规律。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色彩表现物体远近和明暗变化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固有色”“环境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难点:“固有色”“环境色”等知识的应用。教具准备:挂图、颜料、调色盒、笔等。
板书设计: 一、色彩的来源二、 固有色:平常所见的物体颜色三、光源色:发光体发出的色光 四、 环境色:环境反射的色光 五、色彩的冷暖 六、色彩的距离
教学反思:(1)对环境色的运用尚觉力不从心,大多学生画得不整体,“乱”、“花” (2)对于水份的控制能力还不够,过湿的流成一片,过干的又不能相互渗化。 (3)很多作业水杯没能同环境融合在一起,很孤立。 (4)学生作画过程有急躁的现象,以后教学时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心态的变化。 (5)每班都有极个别同学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影响教学效果。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色彩的来源: 色彩来源于光:包括日光、灯光、闪电等。(见图1) 图1 图2二、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1、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会产生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作用。光线被物体直接反射出来的色光,就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物体颜色,这就是“固有色”。(见图2)来自不同发光体的光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阳光和灯光不同,白炽灯光和油灯光不同。我们将发光体所发出的色光称为“光源色”。(见图3) 图3 图4我们将环境的所反射的色光称为“环境色”(或称为“条件色”)。(见图4)物体的色彩,固有色外,受光部受光源色的影响很大,画时要仔细观察、分析。有这么一个公式,初学者可以作为参考:物体色彩是“以固有色为基础,受光部固有色加光源色,背光部固有色加环境色”。色彩的冷暖变化。色彩的冷暖倾向又称为“色性”。绘画中的色彩冷暖变化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见右图)三、色彩的远近距离感。色彩的远近距离感,又称为“色彩透视”,红、橙、黄、绿、蓝、紫六色对于人大脑皮层的刺激程度(称为知觉度)不一样,以波长较长的红、橙色最强,以波长较短的蓝、紫色最弱。此外不决定于色彩的明暗程度,明亮的强,灰暗的弱。运用这两种要素可以表现画面的远近距离感。 暖色比冷色强,有进和退的感觉。 原色比复色强,有鲜明和灰暗的区别。四、练习:1、(1)在纸上作P10水杯的练习 (2)教师辅导 挂图幻灯片展示辅导 观摩思考练习 直观形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