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透视与变形□ 黄学芳
教学目标:1、领会透视变形的原理 2、初步掌握成角透视的画法 教学重点:成角透视的画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表现透视变形的原理教具学具:现实的一些实物风景
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透视变形 3、散点透视1、近大远小的现象 4、圆面与圆柱体透视2、物面变形的现象 三、成角透视的画法3、垂直线永远垂直 (作图)二、几种常见的透视 四、作业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
教学反思:《透视与变形》是一节很抽象很重要的课,学生如何理解和接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把每一个注意点都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懂得如何来表现物体的透视与变形。大量的生活实例,增强了透视变形原理的说服力,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一抽象的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物体的透视变形1、近大远小的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确认近大远小的现象。2、物面变形的现象 物面和人的视线成垂直时,物面显得最宽;物面转侧和人的视线成钝角(或锐角)时,物面会变窄;当物面和人的视线成一直线时,物面成为一根线。3、垂直线永远垂直二、几种常见的透视1、平行透视 立方体的一组面和画面成平行,其四条棱边垂直于地面,这种透视画法称为“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 立方体的一组面和地面成平行,其几条棱边与地面垂直,其左右面和画面成一定的角度,这种透视画法称为“成角透视”。3、散点透视 作画者的视点不固定在一点上,而是采用移动的方式作画。4、圆面与圆柱体透视 教师举出实例举实例证明重点介绍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稍作解释 比较窗外的房子与黑板的大小学生总结物画变形现象学生评价并领会通过P8的“苏州水乡”来理解 明确平时没在意的透视现象学生自发学习,主动理解透视与变形的原理形象教学(同上)
三、成角透视的画法先确定视平线和视点确定物体离画者距离最近的一条棱的位置和长度确定左右面向纵深倾斜的角度大小将左右角的边线延长,分别与视平线的左右相交于两点,即为消失点。 着重讲解成角透视的画法,边讲边作示范 领会画法的要点 让学生更形象地接受透视与变形这一抽象的绘画原理,为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奠定了基础。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凭观察画出物体左右面的宽度,再画出变线,构成物体的形体(除垂直于地面的线外,其他的线都分别向左右消失点集中)四、作业画出自己桌子左上角铅笔盒的成角透视图注:(作好图后,检验一下自己作的图有没有符合以下几点要求)近大远小的原理垂直线永远垂直(最易出错)只有左右两个消失点延长线与看不见的线都用虚线表示 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检查教师的示范作业是否符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线
视点
视点
视平线
视平线
视点
消失点
消失点
消失点
视点
视平线
消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