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苗岭的早晨
备课人
王雪娇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审查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节奏和速度带给音乐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分辨曲式结构,了解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领略苗岭山寨山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美景,感受苗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愉快劳动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速度。
难点: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钢琴、沙锤、串铃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跳着进教室
二、导入
随音乐跟老师一起律动
师:刚才和同学们一起做的动作是什么动作?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个动作是苗族的动作,年轻的苗族姑娘小伙高兴的时候跳的动作,而这段音乐来自陈钢老师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苗岭。
三、教学
1、第二部分
整体感受第二部分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乐曲第二部分的a主题音乐,接下来完整的听一听第二部分。
老师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同学们也听一听第二部分中有几个小部分?
a主题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音乐,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来感受一下音乐。
谈谈你对音乐的感受
(2)师:跟着老师我们再来听听,同学们感受这段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是咋样的?
(3)这么欢快的音乐,到底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4)接下来再来听一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感受音乐,同学们聆听并观察有几个乐句?
(5)我们一起来试试画画,同学们跟着哼出来。
(6)这么欢快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范唱
师引导生用“la”模唱,一遍比一遍稍快
b主题
刚才我们听了a主题出现的
2次,接下来看一下b主题,我们听听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一起来听听,看看老师是怎
么做的,在干什么?一起来学一学
一起来一遍
a’主题
(1)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哪两个小部分相似呢?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我们把和a主题相似的音乐叫a’主题
(2)除了乐句上不一样,还有什
么地方不一样,它加入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加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这段音乐加入了打击乐器,
我们选了两种和它相似的乐器沙锤和串铃来代替,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4)一起来跟音乐做一遍
c主题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主题,忙
碌的苗岭人这会又在干什么呢?谈谈你的感受
同学们感受的真不错,那么
这么悠闲的场面我们一起来用西方的乐器小提琴给它伴奏一下,和老师一起做
d主题
(1)接下来再看看d主题,谈谈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2)同学们的感受很贴切,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欢乐吧
2、第一部分
我们分别听了第二部分的几个主题,接下来听听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用你喜欢的方式变现出来
3、第三部分
1、我们再来听听这段音乐,你能感受到什么?有没有很熟悉
2、我们把这种首尾呼应的音乐开始叫引子,结尾叫尾声
4、拓展
同学表现的不错,老师唱一首歌作为同学们的奖励。
师:介绍作品
5、整体感受表现
6、小结
我们的民族音乐真的是丰富多彩,有特色,正是因为这样才使我们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7、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生:随音乐进教室
生:跳舞蹈动作
生:回答一个慢一个快
生:聆听
生聆听回答5个
生:聆听、拍手
很高兴、快乐……
生:稍快、欢快
生:聆听回答小提琴
生:4个乐句
生:边画边哼
生:聆听
生:模唱
生:聆听并感受
生:紧张、着急
生:模仿回答锄地等
生:第一和第三
生:a主题是4个乐句,而这一主题是6个乐句
生:加入了……
在第三乐句的第二拍加入的
生:随老师练习
生:很悠闲……
生:聆听随老师一起做
生:很激烈,像举行盛大的节日
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生:有小鸟,清晨……
稍慢,优美
生:苗岭人唱歌跳舞累了,坐下来歇息
看到身边的大自然美景,尽情的享受
生:聆听
生:聆听感受
通过苗族的舞蹈动作引出课题
第二段:速度 快 节奏 活泼
表现了苗族人民歌舞与劳动的热烈场面
通过感受音乐,联想意境,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第一段:速度 慢 节奏 舒展
表现了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气氛
第三段:速度 慢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描绘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安全提示语:不从高处向低处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