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文档属性

名称 背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17 17:53: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背影》朱自清
主讲:周伟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
每年的八月八日,是我国的父亲节。人们常常 在这一天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情。 这一天,如何表达你的感情?是否当面对父亲说过:我爱你,爸爸。 父亲的生日?你与父亲间的感动时刻?学习目标朱自清(1898·11·21~1948·8·12)
生于光绪年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字,
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
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
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
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交卸(xiè): 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
“推卸”,用于某种责任。奔丧(sāng): 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
办理尊亲丧事。  踌躇(chóu chú): 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 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
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 蹒跚(pán shān): 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 精神委靡,意气消沉。 琐屑(xiè): 指细小繁杂的事。 典质: (把财产、衣物)典当、质押出去。 簌簌(su su) :纷纷落下的样子。整体感知(一)文章段落划分 1段:对父亲的思念2—6段:回忆父子二人由徐州相见到浦口告别的经过 7段:“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课文分析第二部分三个层次:文眼贯穿全文的是“背影”,这是文章的灵魂之所在, 作者就是在这背影中感受到了那深深的父爱。 掌握有特色、重要的语句疑点探究 作者在文中多次写了流泪场景,共写了几次?各自在什么情况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次流泪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全文总结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妈妈(爸爸),请您原谅我!”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