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绿洲[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09-13 2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开课教案
绿洲——作品的创意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
授 课 人:王 巧 娟
绿洲——作品的创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品创意的方法。即:时空重组、异形同构、变换材质、比例逆反、自由悬浮、模糊物象。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体验——观看——设计创意一系列活动,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时空重组的方法,体验探讨其他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开拓学生思维,设计一幅有创意的环保作品。
教 具:教学课件
学 具:作业本、铅笔、水彩或水粉上色用具
教学过程:
情境展开
1、欣赏动画《拯救地球》。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小结:我们看到树被砍、鸟被打,鲜血横流、尸骨满地,想到人类对地球生态肆意掠夺和破坏的后果,告诫我们要重视环保。环保目前是国际社会的主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以环保为主题的绘画”——绿洲一课。
2、学生活动:描绘 “心目中的绿洲”。用几个词语或几句话描绘一下想象中的绿洲。
二、赏析、探讨创意的方法——时空重组
出示超现实主义画派马格里特的《绿洲》。
超现实主义画派:20世纪初西方的一个现代化牌,以表现荒诞、离奇的视觉形象为主。
问题设置:
这幅画和自己想象中的“绿洲”比较,有哪些新奇之处?
沙漠中怎么会有桌子
桌子上怎么长有树?
树梢上怎么挂有云朵?
艺术家为什么这样表现?
警醒我们: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和我们想象中的绿洲放在一起,哪幅作品更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作品A 作品B马格里特的《绿洲》
作品A :经常见到,太平常了。习惯了、太平常的东西容易让我们迟钝、麻木,容易被忽视。
作品 B: 让我们感到陌生和新奇,看的同时引起一连串的思考。不管你怎么理解作品,作者的环保意识已在你思考中悄悄地传递,这比A的效果要巧妙。可见不同的创意给作品带来绝然不同的效果,而独特、新颖的创意正是马格里特的《绿洲》成功之处。
3、分析《绿洲》作品创意的运用:
沙漠与桌子 桌子玉树 树与云
原来的空间位置、环境?
现在的空间位置、环境?
画家改变他们的自然状态,组合出一种新奇的视觉形象——时空重组
思维拓展:
以自然环境中的素材,仿照超现实主义大师的创意手法,进行时空重组练习。
稻草长在饭盆中
与在地上走
类人猿坐在电脑前操作电脑
创意不仅在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有着重要意义,在招贴画设计中也是灵魂所在,卓越的创意能使招贴画主题鲜明、内涵深刻。
三、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其他创意手法:
异形同构 变换材质 比例逆反
自由悬浮 模糊物象
作品欣赏,作品采用了哪几种创意手法
四、环保作品欣赏:
五、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很多环境保护的绘画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自我做起,为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生存空间尽自己的一份力。请同学们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出新奇的视觉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你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注。(环保知识链接)
六、学生练习: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出新奇的视觉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你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