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素描教案[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8-12-01 11: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苗艺术学校素描班暑假教学计划
前 期7-13—7-28 后 期7-29—8-10
素 描 上午 石膏几何体 写 生 静 物写 生
下午
考核评价
授课教师:朱炜
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一日
一、素描的一般常识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素描的欣赏兴趣和审美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物体的空间特征和初步的刻画能力。
教学重点:
介绍素描的特性及学习的目的性。
二、培养学生对素描作为绘画基础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属于绘画的范畴,泛指单色画,好的素描同其他绘画一样,具有审美价值,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
二、从目的和功能上说,素描分为创作、习作(素描)两大类,写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象及人体素描。
本节课我先给大家作一张范画,从观察静物到初步的明暗分布,最终的细节刻画,希望大家能认真观看。
作业:一、识别家里的物体形状,并简单勾勒出一张形体稿。
二、素描的表现语言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素描造型过程中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解释素描语言,以及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认识线条的作用。
二、从理论到实践,是指导本课时顺利进行的主线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首先:提出问题,在上一课时,给同学生讲了什么,主要有几点,最高点、最底点、中心线、亮面、灰面、暗面、投影。
二、认识素描的作用,让同学们即兴发言,试述素描对于刻画形体,提高观察力的独到之处。
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表现语言”。
a.线条 b.色调 c.透视
线条:在客观世界中,任何形体本身是严密的整体,分离不出任何一道单独存在的线条,但是,从视觉上说,当我们在某一角度观察某一立体形象时,处于该形体外轮廓部位的体面由于透视的原因,在视觉上就缩减成了一条较浅的线,平常所说的“边缘线”或称“轮廓线“,其次,角形体两个面转折处和交界处,我们就会看到一条明显的线——结构线。
如桌子上的棱角线、眼睛、鼻子的结构线。
线条表现可以构成作者主观感受,印象加深理解,又可以激发作者的激情、感受和艺术风格。
b.色调
形体在一定光线照射下,其物质“固有色”,深浅明暗变化,质感、空间色等组成丰富的色调层次。
五、对于初学者,首先认识线条。
c.透视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眼睛)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出。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以视点(眼睛)为准,物体由近而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条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赏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职特点,便形象具有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三、石膏体的写生
课时:七课时
学习要求:
端正作画姿势。
掌握正确的握笔和运笔方法。
对形体结构的基本状态有初步的认识。
对形体明暗色调及其与形体面的关系有初的认识。
画面构画舒服。
初步掌握素描的一般方法步骤。
学会上明暗色调。
本节课题(立方体的典型性)
自然界的一切形体,无论是简单还复杂,只要它是立体的,都必然由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不同的基本面组成。在各种形体中,立方体的六面体形象最为规范、单纯、明确,因此也就最为典范,对立方体的研究和表现也具有以简化繁的特殊意义。
四、明暗及色调
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理解明暗形成原理,以及物体色调变化。
教学过程:提出光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光线以及生活中观察到的明暗色调变化。
解释形体的明暗关系由以下五个方面决定:
光源的多少及光线的强弱。
光源距离形体及其各部位的远近。
形体体面和光线构成的角度。
形体本身的色彩深浅及透明度,反光特性。
周围环境的色彩深浅及反光的性能。
明暗色调体面规律如下:
形体受一个主要光源光线照射,则令形成两大部分亮部和暗部,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和五大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和暗色调、反光色调和投影的次暗色调。
五、形体质感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物体质感刻画,将会提高素描的意境。
一、讲授质感的意义。
二、如何在物体刻画中突出其质感。
三、形体质感的定义:指形体视觉中形象的质感,主要包括硬度、光滑度、反光性能以及透明度。
四、解释“固有色”,是有条件的相对概念,它由形体表层物质的反光性能加上光源色所决定,包括在质感的范畴之内。
形体质感说明形体的物质内容,对形体构的刻车可以表现形体的立体特征,对形体质感的刻画,可以使这一立体特征富于物体的真实感。
其实,质感的刻画是很难的,对于年龄在5-13周岁之间的素描班学员来说,尤为难题,但是这一方面是不能改变的。尤其是培养小孩子观摹,塑造能力是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只有坚持下去,才会在素描造型上有很大的突破。
六、静物写生
课时:六课时
重点:提高表现物体质感,组合的原则。
要求:1、掌握布置静物组合的一般方法。
2、提高静物写生的构图能力。
3、提高认识和表现复杂物体结构接运的能力。
静物写生的意义:
所谓静物,一般表现造合于在室内进行写生的室内器具,如小型家具、文具、炊具、食品、乐器等。与几何形相比,静物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亲切感,静物各种造型、质感、色彩、用途及其美感更加丰富多彩,通过静物写生练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持洁,积累更多彩的作画经验,可以说静物写生是艺术面向生活走向生活和学会表现生活的开始。
静物组合的原则:
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
光线和背景。
构图的形式美。
七、静物的质感
课时:两课时
与单一质感的石膏几何形相比较,静物的质感呈现复杂多样的状态,其明暗关系,色调关系也复杂多变,在静物写生中,如何更理想地区一体化表现物体的质感,同时又减弱形体的本质结构特征的鲜明性,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例如:玻璃器皿是透明的,透光性很强,在光线照射下,可出现高光,但产生了明暗关系,不出现明暗交界线,其体面,明暗关系都是呈现非常微妙的状态,玻璃器皿色调的深浅变化除高光处,主要取决于玻璃本身的最大限度度变化,尤其是处于外轮廓位置的侧面更为明显,除透明物体处,反光性能很强的如瓷器,电镀制品等,其色调的明间关系受环境的影响也会呈现复杂准状态,因为其他静物,衬布都会把光反射到这些物体上,往往使其色调混乱。
另处,某些呈现松散状态的物体验生活或表现物质不规则的形体,如花束,一件等毛制品,一团纸,一团布等等,这些静物的具体形象有很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虽有大体的体面和暗暗规律,但却呈现不规则状态。
八、静物素描的艺术处理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的:
补充,提高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本方法
讲授简单的,概括性的处理(艺术性的)过程:
素描写生,练习是为了提高认识形象,理解形象和准确,深刻地表现形象的能力,我们所比要求从形体结构出发来概括此刻画,基本特征的主动权。
主动地刻画是建立在理解形象本质持征的基础上,被动地抄袭则建立在不理解其持征的基础,至少刻画包含有主观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的成分,既包含艺术概括的成分,否则就谈不上主观处理和艺术概括。
在素描练习中,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以一当十
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就是艺术的一个原则。
b.突出重点
为了表达形体的主观感受,突出艺术的效果,在素描中我们可以着重刻画突出形象特征某些对比因素,而简化、忽略或省取另外某些对比因素,这是我们艺术表现和艺术概括的另一个原则。
总之,素描中的艺术处理手法。
一是用概括的艺术语言表现形象本身的特征。
二是用概括的艺术语言表现作者的艺术构思。
实践从真知,学生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才可达到厚积而薄发的成效。
授课教师:朱炜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日








PAGE
3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