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3.1《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4:39:06

文档简介

《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时间在流逝》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分 3个部分。
1、“现在几点了”,是让学生不看手表,估计现在几点了和对照手表,看估计方法是否正确,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的信息来估计时间。
2、“一分钟有多长”,通过让学生用各种方法来估计、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可激发学生研究时间的兴趣。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让学生再估计10分钟或1小时有多长,相信学生的方法会更多。
3、“过去多长时间了”,让学生估计本节课过去多长时间了和讨论时间是否有快慢,主要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希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长度。
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
2.根据估计一分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的估计10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时间在流逝。
2.时间无法留存,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
教学难点:如何更准确地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教学准备:
课件、秒表、每人一张一分钟的体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1课时)
活动一:猜谜导入,揭示新课
1、猜谜
谈话:在上课开始,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说说它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猜?
课件出示: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只见匆忙过,不见奔回头,它是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是最慢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入了探究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个铺垫.)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间)
谈话:关于时间,你知道哪些描述时间的语言?
小结揭题:时间很宝贵,每时每刻伴随着我们,很容易从我们的身边流逝。
2、估计现在几点
你下午几点来上学的?不看钟表,你能估计一下现在几点钟吗?请说出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自然现象、身边的信息可以用来估计时间。)
时间过得真快呀!对比时间:我们还能回到你下午来上学的时间吗?是啊,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过去了就永远回来了。板书课题“在流逝”。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留意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也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活动二: 探究时间的长短
1、探究一秒钟的长短
(1)谈话:能不能用自己的办法估计一下,1秒钟的时间有多长。
(2)反馈:教师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感受一秒钟的节奏(flash秒表)
一秒钟可以做什么呢?
课件展示
①有的电脑一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
②银行的点钞机可以数25张人民币。
③光一秒钟约走三十万千米,可以绕地球七圈半。
(4)课件展示:刘翔雅典奥运会夺冠视频。
讨论:刘翔在他获得了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的比赛中如果刘翔慢一秒的话,他将是第几名?
小结:一秒钟虽短,但有时也很重要。
2、探究一分钟的长短
那一分钟又有多长呢?
(1)课件展示:感受一分钟的节奏(flash秒表)
(2)体验活动:
①要求闭眼。
②听指令,老师说3-2-1开始,你们就开始默数,不能干扰别人。
③当你自己感觉1分钟到了就立即睁开眼睛看大屏幕,记录下自己的实际时间。
④共做3次。
“估测一分钟”实验记录表
测量次数
实际时间
误 差
实验的感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讨论怎样让自己的估计更准确些。
(4)估计时间比赛:
每个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比赛估计一分钟时间,看看谁估计最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而且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让估计准确的学生说是怎样估计的。
一分钟能干什么
(1)谈话:大家基本上能准确的估计一分钟了,那在一分钟里你能干些什么,我们来试试,请你先想想你要做些什么?
(2)统计:学生一分钟能做的事。
(3)谈话:一分钟很短,但大家却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生活中,一分钟会发生哪些事情。
课件展示:
①激光一分钟能前进1800万千米。
②喷气式客机能前进18千米。
?? ③三峡水电站可发7万度电。
④铅笔长一分钟能生产1600支铅笔。
⑤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16分钟飞船爆炸7宇航员遇难图片。
小结:16分钟对于7名宇航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要是有着16分钟,他们就不会遇难。
3、探究十分钟,1小时的长短
讨论:大家能用自己的办法估计1分钟时间的长短,那你能估计10分钟、1小时吗?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老师很注重引导,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计1秒到1分钟、到10分钟1小时的探究过程,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和体验)
小结:知道了1分钟,就很容易估计10分钟、1小时时间的长短。
活动三: 感受时间的“快慢”
1、谈话:时间过得真快呀!你估计一下,离下课的时间还有多长?
2、单脚站和趴下休息2个活动各一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再次亲身体验。)
(2)反馈:说说你的感受。
(3)估计一下,这两个活动的时间哪个长,为什么?
3、探究为什么感觉时间有快慢
(1)谈话: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快,什么时候慢?
(2)讨论:那时间有快慢吗?
小结:时间是没有快慢的,只不过是我们的感觉而已!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真正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快慢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小结课堂,课外延伸
1、谈话:时间是没有快慢的,时间的长短也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可不等人每时每刻都会从我们身边溜走,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
课件展示:小金准备烧开水招待客人
洗电热水壶要2分钟。
洗杯子要6分钟。
烧一壶开水需要12分钟。
放茶叶2分钟。
擦桌子要2分钟。
请你帮小金合理安排,大概要多少时间可以完成上面的所有工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和节约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学生讨论回答
2、谈话: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这些,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一个自己时间的小主人。(板书: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3、播放一个小孩从出生到5岁的电子相册,问:他还能从5岁回到一岁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时间一去不复还,要珍惜现在的时间。)
总结: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老师再送给大家一份小礼物,有关时间的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业布置: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是怎样认识时间的呢?在时钟没有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         1秒钟 方法:  
1分钟 方法:  
1小时        方法: 
时间流逝的速度不变
珍惜时间 合理利用时间?? 
《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时间在流逝》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分 3个部分。
1、“现在几点了”,是让学生不看手表,估计现在几点了和对照手表,看估计方法是否正确,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的信息来估计时间。
2、“一分钟有多长”,通过让学生用各种方法来估计、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可激发学生研究时间的兴趣。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让学生再估计10分钟或1小时有多长,相信学生的方法会更多。
3、“过去多长时间了”,让学生估计本节课过去多长时间了和讨论时间是否有快慢,主要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希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时间在流逝》这一课没有实验操作,作为科学课,本课探究的成分很少,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但这样的内容却在科学教材中占不小的比例,面对这样的教材,我们该怎么来把握?如何把“探究意味不浓”的教材上出科学的味道来?这是很多科学老师的困惑,经过思考,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尽量多给学生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经历有趣的实践和理性的思考,本节课,我努力在设计中强化、细化对时间的估算,增加趣味体验的环节,以便让学生对时间有新的认识,使全体学生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学生都动起来,感受到参与的乐趣。
一、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怎样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在备课时是要想解决的问题。经过思考,我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增加了刘翔夺冠军的视频、航天飞机出事的照片、一个小孩从出生到5岁的照片和统筹方法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时间,最后一个统筹方法的计算,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合理利用时间。
设计教学环节时尽量多给学生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经过有趣的实践和理性的思考,了解这节课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存在,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了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去感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以下几点把握的比较好:
1、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在1分钟的估计这一部分。我努力在设计中强化、细化对时间的估算,增加趣味体验的环节,以便让学生对时间有新的认识,上出科学课的味道。
3、本节课多媒体也设计了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有更深的感受,为突破重点、难点做了保障。
4、用轻松、有趣、亲身体验的理念贯穿整节课。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感到有以下几点精彩之处。
??? (一)情境创设多趣味
??? ? 基于这节课的内容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可是,怎样的导入才能引人入胜呢?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创编了一个谜语:“你有我有人人有,只能减少不增加。转瞬即逝不复返,大家一起猜猜它。”(谜底:时间)。由于谜语具有“趣味性”与“益智性”的特征,因而以猜谜语的方式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状态”之中。这样的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学生尽快地参与科学探究。
??? (二)自主探究多感悟
??? 科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只有学生主动探索、深刻感悟,才能优化学习过程,才能营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因而,本节课中,学生只有认真领会时间的长短、切身感悟时间在流逝,才能明确时间的内涵,才能懂得时间的可贵。
??? 教学过程中,我先后引导学生感受一秒钟的长短、一分钟的长短,并且领悟十分钟的长短、一小时的长短,又引导学生探讨“一秒钟能做什么”、“一分钟能做什么”,通过这样的设计,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人文关怀多受益
???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可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对于学生将是终生受益的。
??? 1.通过对一秒钟、一分钟、十分钟以及一小时的感悟,会在学生的心里萌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 2.在“总结深化”环节中,我出示岳飞的名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 3.在“实践创新”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创意美术——《我赢得了时间》。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创设图案,画出“跑在时间前面”的相关内容,因而,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打下“时间”的烙印,并使之懂得“赢得了时间,就可以赢得一切!”的道理。
??? 通过这样的人文教育,丰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内涵,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充实,学生自会受益匪浅。因而,这样的设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