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 比一比-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 比一比-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5: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量一量 比一比
1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高度的方法;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并对所测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以后估计、认识其他物品的长度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3教学难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4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作业纸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
出示《奇妙的朋友》这个朋友指的是什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有些动物朋友我们没有办法近距离接触感受它的神奇,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我们一起用数学的办法感受它们的神奇,这种办法就是量一量比一比(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活动一:测量1米
看看谁来了?(出示鳄鱼)
这条大鳄鱼身长6米,6米有多长?谁有办法来比一比?
生:把两臂张开比一比,需要6个同学一起。
为什么这样比?
生:两臂张开大约是1米,6个同学就是6米。
请6名同学两臂张开上台比。
我想准确的知道这到底是不是6米,怎么办?
生:用尺子量。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米尺和卷尺,谁来量一量?
个别学生量,一边量一边说说量的方法。
量的时候注意什么?
为什么不是6个人呢?
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上的一些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刚才我们横着量出了鳄鱼的身长,这样量出的是长度,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还可以竖着量,这样量出的是高度,谁能在老师的身上量出1米的高度?
个别生量,边量边说测量方法。
谢谢你们帮老师找到了1米长度和高度,请大家同桌合作找一找自己身上的一米。
现在我们的身上就有一个小米尺了,我们可以用身上的这个尺量一量比一比我们身边的物体,请大家到教室去找量一量,找到教室里的1米。
学生在教室里量1米,个别汇报。
生活中也有1米(出示图片,观看)
活动3【活动】三.活动二:用身体上不同的长度测量动物。
1.认识身上的尺。
刚才我们找到了我们身上和生活中的1米,其实在我们的身上还有许多不同长度的尺子,我们来一起认识它们。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测量好的长度,谁愿意来分享一下。
生汇报。(板书此名学生的身高、肩宽、步长、两臂张开、一拃)
这些就是我们身上的尺,我们身上还有一个更小的尺,你记得吗?
学生讲述食指宽度大约1厘米。
2.用身上的尺量一量,比一比动物。
刚才我们用两臂张开为标准比一比鳄鱼的身长需要5个同学手拉手,现在我们又多了这么多的尺,想一想还可以以什么为标准?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理解怎样选择合适的标准。
看来我们量的时候既要注意区分长度和高度,又要注意长度的大小选择。(板书标准)
除了大鳄鱼看看老师还请来了哪些动物朋友。(课件)请你任选1个动物选取合适的标准比一比,写出测量结果。
个别汇报,引导学生理解还可以多个标准组合使用。
活动4【活动】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的办法找到了我们身上的尺,感受到了我们无法近距离接触到的动物朋友的身高和身长,你打算用今天学会的本领回家去干什么?
活动5【讲授】板书
????量一量,比一比
???????学生姓名
? ? ? ? ? ? ? 身高????????????????????1米30厘米
? ? ? ? ? ? ? 肩宽?????????????????????30厘米
标准 ? ? ? 步长 ? ? ? ? ? ?大约???????40厘米
? ? ? ? ? ? 两臂张开????????????????1米30厘米
? ? ? ? ? ? 一拃???????????????????????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