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1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 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2学情分析
? ? ? 二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他们既爱说又爱动,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主导,逻辑思维还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针对本单元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他们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但是,他们积累的经验是零散的,思想是原始的,思维是不够系统的。这一内容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教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重视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为儿童拓宽了体验的渠道,让他们能形成正确的知识表象,尽量让他们在操作中学,在操作中感知,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促进他们数学思想的培养。同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中要充分相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观察物体
一、创设情境 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 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
?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 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 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小组长赶快拿出来看看吧。(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你悄悄的告诉玩具你坐在他的那一边?
生:汇报
师顺便板书。前面(正面) 侧面(左面? 右面)? 后面(背面)
师:我们把左面和右面都叫做他的侧面。谁坐在小客人的前面请举手,谁坐在后面请举手。坐在侧面的人请举手
师:我们分别坐在小客人的前面,侧面,后面。
师:从你这个位置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的?闭住眼睛想一想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可以用手别说边比划。
全班分组汇报交流。
师:你坐在玩具的哪一边,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坐在你的后面……可以说是小客人的背面
生2,我坐在你的侧面……
生3,我坐在你的前面……
他说的好不好,掌声送给他。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师:为什么,都是观察同一物体,四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4个人坐的位置不一样、
师小结:观察的位置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玩具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 (2)换位观察:
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同学们想不想换个位置看一看,根据老师所指示的方向换位。
师:看看,想一想和你刚才两个位置看到的一样吗?和组内交流一下
师:你们看到的玩具一样吗?那是什么样的?
学生汇报
②第二次换座位
师:你们看到的玩具一样吗?那是什么样的?
生观察后汇报
师:同学们,现在和以前看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同学们坐的位置不一样。
③第三次换座位
师:你们看到的玩具一样吗?那是什么样的?
生观察后汇报
师:同学们,现在和以前看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同学们坐的位置不一样。
④换回自己位置
师:为什么,都是观察同一物体,我们四次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位置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
师小结: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就叫观察物体。
(3)出示假期老师学习了怎么拍照片,看看我拍的
请学生分别说一说我都是从哪个面可以看到的
? ?????????(汽车图,小椅子)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让学生完成例1
看到同学们学的那么认真,有4位小朋友也在观察玩具,
①先看他们分别站在熊猫的哪一面、
②你可以分别扮演图中的人物,首先“看图—找位置”, 然后“看图—想形状”,最后把 名字写在对应的熊猫图片下面。打开书68页看例1,
③和组内成员说一说,让学生完成例1中的活动在熊猫下面写出是谁看到的。
2、独立完成,连一连(完成教材第 68 页“做一做”) 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首先“看图—找位置”, 然后“看图—想形状”,最后把 小朋友和对应的图片连起来。
师:第一个小女孩第一幅,同意吗?我们在看第二个小女孩
师:两个小女孩都在侧面,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车头不一样
3、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 1 题” ) 独立完成
生先观察,在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 样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 孩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 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 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 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五、作业
1.第70页练习十六,第2题。
????? ?2.与好朋友一起观察一个物体,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前面)
侧面 (左面? 右面)
后面
观察的位置不同→结果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