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1时=60分。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空间能力。
3、情感目标
(1)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和交流的愉快。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解决生活问题。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
4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钟、钟表模型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认识时间
5.1.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5.1.2学时重点
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5.1.3学时难点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活动2【讲授】认识时间:分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教师出示实物钟面)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9:25)(课件展示)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活动3【活动】巩固新知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活动4【练习】作业与总结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课件展示)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
五、课后小结:
5.2第二学时 解决问题
5.2.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5.2.2学时重点
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5.2.3学时难点
判断时间的合理性。
5.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教师展示钟面模型)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是( )小时。( )分=( )时。(课件展示)。
3、填一填
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1)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2)汇报,集体订正。
活动2【讲授】解决问题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课件展示例题)
2、出示例3,主题图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
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 9:15 10:50)(课件展示)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4)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3、看钟面填时间。(教师指导分析)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2、按要求填空。
(1)分针从12走到6,走了( )分。
(2)时针从12走到6,走了( )时。
(3)分针从3走到10,走了( )分。
(4)时针从12开始绕一圈又回到12,走了( )时。
活动4【活动】总结与拓展
四、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9:00 9:15 10:30
做完作业 踢球 看木偶剧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六、教学反思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例如:利用第二节上课的时间9:30引入,拓展应用中利用小朋友作息时间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估计时间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认识时间的兴趣。
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学8:15分的认识。
在教学时运用实物钟、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例如在教学5分5分的认识时间时,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