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课件出示题目。
(2)指定学生说说这些题目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表内乘法我们学到了哪些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课件出示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复习表内乘法
(1)课件出示一些题目,从这些题目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些题目分别用到的是那些乘法口诀?
(2)及时练习
【设计意图】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背一背”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课件出示长度相关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这道题目主要是考察长度的什么知识。
2.课件出示测量题目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教有关角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课件出示表内乘法题目。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目所用到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