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5课 《铁生锈了》 科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5课 《铁生锈了》 科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5: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课题
铁生锈了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知道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重点
分辨铁和铁锈的区别,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难点
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铁是古代就已知的金属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但人类发现和利用铁却比黄金和铜还要迟。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是从天空落下来的陨石,陨石中含铁的百分比很高,很长一段时间内,铁一直被视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最珍贵的金属。铁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
观察后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感受新知。
讲授新课
买来的新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生锈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铁制品生锈。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
年久失修的铁门扣、铁栅栏、铁丝、铁链等物品都会生锈。
结论:铁生锈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观察铁片和铁锈的所需材料。(观看视频资料)
观察比较铁和铁锈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实验目的:验证铁与铁锈是否为同一种物质。
实验猜想:铁锈是一种________于铁的新物质(填“相同”或“不同”),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实验材料:未生锈的铁片、铁锈、铁屑、榔头、自制电路检测器、磁铁。
实验步骤:(1)用眼睛分别观察铁片和铁锈的颜色和光泽,用手摸一摸,感受铁片和铁锈的粗糙程度,找出铁片和铁锈的不同点。
(2)用榔头敲击铁片和铁锈,比较一下哪个更容易被敲碎。
(观看敲击比较视频资料)
把铁片和铁锈分别连接到自制电路检测中,检验它们的导电性。观看导电性比较视频资料。
用磁铁分别吸引铁屑和铁锈细末,比较铁和铁锈谁能被磁铁吸引。(观看磁铁吸引铁片和铁锈实验视频资料)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铁片和铁锈从颜色、光泽、空隙、手感、韧性、导电性、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点。
实验分析:颜色、光泽、空隙、手感等这些表面现象的不同,还不足以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一结论。通过敲击、导电性、被磁铁吸引等实验所获得的证据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足以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实验结论: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钢铁生锈的危害
钢铁生锈后,表面会受到腐蚀,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原来平整的表面会变得粗糙不平,严重的会生洞、剥落。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是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的6倍。钢铁生锈是铁的致命弱点,钢铁因腐蚀而报废的数量约占钢铁当年产量的25%~30%,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提出导致铁生锈因素的假设。
(1)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所以我们推测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2)铁生锈可能与水分有关。
我们发现铁制品放在潮湿的地方比放在干燥的地方更容易生锈,所以我们推测铁生锈可能与水分有关。
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样例)。
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索,是用来鼓励我们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观察记录的。研究的问题要小,变量要单一,比如研究“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铁生锈与水有关吗”。由于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要做好每天的观察记录。
(观看铁生锈的条件视频资料)
全班交流,可以从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来观察铁和铁锈的不同。
针对铁的性质,设计铁与铁锈的甄别实验。
分组实验,记录并分析结果。
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
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
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铁和铁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铁在生锈后的铁锈不再是铁,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化学变化。
我们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怎样记录我们的观察现象?
什么时候记录?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铁生锈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铁锈和铁在颜色、光泽、空隙、导电性、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两者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即铁生锈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铁生锈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
板书
铁生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