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附答案)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596.8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0-04-08 17:31:03 |
F乙>F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F甲>F乙>F丙 D.F甲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1/h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h2/h1
.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A. 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确定
.右下图是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甲液体体积V甲可能大于倒入的乙液体体积V乙
B.抽出的甲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抽出的乙液体体积V乙
C.倒入的甲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倒入的乙液体高度h乙
D.抽出的甲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抽出的乙液体高度h乙
.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绳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
.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A.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
B.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
C.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
D.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
.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砖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的密度为ρ砖,平放时长、宽、高(厚)之比为4∶2∶1。设a、b间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b、c间的压力为Fb,压强为pb;c与地面间的压力为Fc,压强为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a=Fb=Fc,pa=pb=pc B.Fa<Fb<Fc,pa=pb>pc
C.Fa<Fb<Fc,pa>pb=pc D.Fa<Fb<Fc,pa<pb<pc
.为防止飞机冲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将其铺设在跑道末端外延。总质量45t、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9m2的波音737客机一旦冲出跑道,就会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实现快速、有效制动。携带救援装备,总质量100kg、单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的救援人员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动,泡沫混凝土安然无恙。下列四种规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压强2×104Pa
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压强3×104Pa
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压强4×105Pa
D.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压强6×105P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1、S2,对地面的压强为p1、p2,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h1、h2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p1___p2,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1___F2(选填>、“=”成“<”)。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p1_________p2,F1___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其中甲瓶内装满水,乙瓶没有装满,玻璃管内水面距瓶底20cm,则甲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Pa;要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应选用的是___(填“甲”或“乙”)装置,当该装置随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二十楼,管内的液面会___(选填“上升”或“下降”)。(g取10N/kg;ρ水=1.0×103kg/m3)
.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1×103kg/m3的水和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___,B、C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之比为h1:h2=___。
.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人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人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________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人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_____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_____时,压强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654年,马德堡市长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实验中,他们把两个铜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再把水全部抽出,此时球内接近_____,周围的_____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2)如图,某校同学用底面积为500cm2的平底压力锅代替铜半球模拟上述实验,在山底比在山顶拉开锅的最小拉力要_____(山底与山顶气温相同)。在山底,当锅两边受到的拉力均为4000N时,锅恰好被拉开,此时锅内空气的压强约为_____Pa(大气压取105Pa)。
.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对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了猜想,下表是他猜想的几个因素和关系以及实例?
序号 影响因素 关系 实例
1 质量 质量增大,压强增大 充气玩具充气过多易爆裂
2 体积 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吹气后的气球用力挤压易爆裂
3 温度 ___,压强增大 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
(1)请在表格中划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这些因素之间量的关系,他做了如下实验:用注射器密封一段空气柱,保证其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研究气体压强与它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此实验中他运用了___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他可以通过注射器上面的刻度直接读出气体的体积V,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来改变气体的体积,如果已知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注射器壁之间的摩擦、活塞重都忽略不计),当地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p0,当弹簧秤的示数为F时,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计算表达式为p=___?
(3)通过实验,他得到了下表中一些数据:
p(×105Pa) 1.0 0.8 0.5 0.4
V(×10-5m3) 1 1.25 2 2.5
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在质量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体积成_?
.如图甲所示,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
(1)将玻璃管竖直且缓慢地插入水中(图乙),橡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说明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___;
(2)当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时,固定竖直插入的玻璃管,然后缓缓地向管内注水(图丙),当管内水柱深度小于h时,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F杯____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管;
(3)当管内水柱深度等于h时,橡皮膜的形状又变为与玻璃管口平齐,如图丁所示,说明F杯____F管。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F管=ρ×____,在h深处水产生的压强p=ρ×____。
四、综合应用题(9分+5分=14分)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ρ酒精=0.8×103kg/m3)
(1)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kg,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2)求乙容器中0.1m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3)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最大压强p最大。
.如图所示,压力锅直径为24cm,限压出气口直径为3.5mm,限压阀质量为100g,使用时压力锅内外最大压强差是多少?锅盖与锅的接口处至少能承受多大的力?(g取10N/kg)
参考答案
1.A 2. D 3. B 4. A 5. C 6. B 7. A 8. B 9. B 10.D 11. B 12.C
13.< <
14.小于 大于
15.2000 乙 上升
16.减小 6:5
17.(1)6.8 (2)1.1,(3)减小
18.(1)真空 大气压力(大气、空气、大气压强) (2)大 2×104
19.(1)温度升高(2)控制变量(3)(p0S-F)/S(4)反
20.(1)大 (2)大于 (3)等于 Shg gh
21.(1)V酒精===2×10-3m3;
(2)p酒精=ρ酒精gh=0.8×103kg/m3×9.8N/kg×0.1m=784Pa;
(3)由题意,将B放入乙中,压力和压强最大。且:
F最大=G最大=(3ρV+m)g;
p最大==。
22.设锅内气压为p1,大气压为p0,当限压阀刚被抬起向外喷气时,对于限压阀有p1S=p0S+mg
锅内外最大压强差为
锅盖与锅的接口处承受的力为
F=ΔpS盖=1.04×105Pa××3.14×(0.24)2m2
=4.7×103N
马路
树叶
C
A
B
树叶
A
C
B
导轨
F
玻璃
吸盘
h
A B C
ml
2
1
.
5
1
0
.
5
ca
a
b
压力锅
压力锅
图乙
图丙
图丁
图甲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3ρ V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