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2章 有 理 数
2.1 有 理 数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
4.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了解数集及其相关的概念,并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重点、难点)
1.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作+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作____吨.
(2)如果向上走3级台阶记作+3级,那么向下走8级台阶记作
___级.
-20
-8
【总结】1.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_________的量,可以用
_____和_____分别表示它们.
2.当已知一个量用正数表示时,与其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用
_____表示,反之亦然.
3.相反意义的量是_____出现的,单独一个量_____(填“能”
或“不能”)称为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
正数
负数
负数
成对
不能
2.正数和负数
(1)正数:像30,3,8,0.5,20%这样的数是正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上一个“+”(读作“正”)号.
(2)负数:像-8,-0.5,-20%, 这样的数是负数.
(3)零:零既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
正数
负数
3.有理数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1)有理数
①整数:___整数、零和___整数统称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和___分数统称分数;
③有理数:_____和_____统称有理数.
负
正
负
整数
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定义,有理数可分为:
整数
分数
正
负
负
②按正、负,有理数可分为: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4.数集
(1)有理数集:所有_______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2)整数集:所有_____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3)负数集:所有_____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4)非负整数集:所有_______与___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整数
集(即_____数集).
有理数
整数
负数
正整数
零
自然
(打“√”或“×”)
(1)零是整数而不是正数.( )
(2)分数可以分为正分数、零和负分数.( )
(3)整数集与分数集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
√
×
√
知识点 1 正负数的意义
【例1】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向北跑了1 008 m,记作-1 008 m,他折回来跑了1 010 m是什么意思?这时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的什么方向?距离A地多远?
【解题探究】(1)根据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向北跑记作“-”(负数),那么向南跑用什么数表示?
提示:向北跑记作“-”(负数),那么向南跑记作“+”(正数).
(2)向北跑1 008 m记作-1 008 m,折回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折回跑了1 010 m又表示什么意义?
提示:“折回”在本题中表示向南跑.折回跑了1 010 m表示向南跑了1 010 m,即跑了+1 010 m.
(3)折回跑了1 010 m后,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的___边,距A地__ m.
南
2
【互动探究】你还能举几个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
提示:货物运进与运出,股票涨与跌,商场盈利与亏损等.
【总结提升】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三个性质”
1.任意性:哪种意义的量为正,可任意选择.
2.成对性: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成对出现的.
3.不等性:两个量的意义相反时,其数据不同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 2 有理数的分类
【例2】把下列属于负数集、分数集的数分别填到相应的圈里,两个集合所共有的数填在重叠区域内:
-3,2 013,0,37, -2 012,3.14,-7%,100.10.
【思路点拨】回顾相关数集的特点→确定所属的数集→把两个数集共有的数填到重叠区域→把其余的数填到各自集合的非重叠区域.
【自主解答】如图所示:
【总结提升】常用的三种数集的含义及有理数分类的注意事项
1.常见的三种数集
(1)非负整数集:包括零和正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2)非负数集:零和正数.
(3)非正数集:零和负数.
2.注意事项
(1)分类的结果必须不重复、无遗漏.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标准,整数和分数对应,正数与负数对应.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题组一:正负数的意义
1.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果火箭发射点火前5秒记为-5秒,那么火箭发射点火后10秒应记为( )
A.-10 秒 B.-5 秒
C.+5 秒 D.+10 秒
【解析】选D.若火箭发射点火前5秒记为-5秒,则点火后为正,那么火箭发射点火后10秒应记为+10秒.
2.(2012·河北中考)下列各数中,为负数的是( )
A.0 B.-2 C.1 D.
【解析】选B.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2是负数.
3. 若某次数学考试标准成绩定为85分,规定高于标准成绩记为正,低于标准成绩记为负,两名学生的成绩分别记作:+9,-3,则这两名学生的实际成绩分别为_____分,_____分.
【解析】因为两名学生的成绩分别记作:+9,-3,所以这两名学生的实际成绩分别为:85+9=94(分),85-3=82(分).
答案:94 82
4.(2012·连云港中考)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药品保存的温度是(20±2) ℃,该药品在______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解析】温度是(20±2) ℃,表示最低温度是20 ℃-2 ℃=
18 ℃,最高温度是20 ℃+2 ℃=22 ℃,即18~22 ℃之间是合适温度.
答案:18~22
【变式训练】某种零件,标明要求是Φ 20±0.02 mm(Φ表示直径,单位:mm),经检查,一个零件的直径是19.9 mm,该零件 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解析】由Φ 20±0.02 mm可知零件直径最大是20+0.02=
20.02(mm),最小是20-0.02=19.98(mm),合格范围在19.98 mm和20.02 mm之间.因为19.9<19.98,所以不合格.
答案:不合格
5. 长江上游干流警戒水位为180.5 m,超过警戒水位记为正,低于警戒水位记为负,重庆寸滩水文站2012年7月某时段的水位纪录(单位:m)情况为:-0.01,0,+0.15,+0.52,+0.71,+0.93,+0.81.请求出这7次记录所表示的实际水位.
【解析】这7次记录的实际水位分别是:
180.5-0.01=180.49(m),180.5+0=180.5(m),
180.5+0.15=180.65(m),180.5+0.52=181.02(m),
180.5+0.71=181.21(m),180.5+0.93=181.43(m),
180.5+0.81=181.31(m).
题组二:有理数的分类
1.在-0.1,0, ,1这四个数中,既是整数也是正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选A.在-0.1,0, ,1这四个数中,整数有:0,
1;正数有: ,1,因此既是整数也是正数的只有1.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整数集和负分数集组成负有理数集
B.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C.正有理数集与负有理数集组成有理数集
D.3.14是小数,也是分数
【解析】选C.因为正有理数集、零与负有理数集组成有理数集,所以选项C错误.
【归纳整合】分类的三条原则
对概念进行分类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例如,对“人”分类,有多种原则: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种族……不同的原则,有不同的分法. 对数学知识的分类,一般应遵守以下三条原则:
(1)所分的各类应当互不包含.比如,有理数分为非负有理数、零和非正有理数,就违反了这一原则.因为零既属于非负有理数,又属于非正有理数.
(2)所分各类之和必须是原来的全部.比如,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就漏掉了“零”.
(3)必须按同一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将有理数分成正有理数、零和负分数,就使得各类间的关系含糊不清.
3.写出两个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______.
【解析】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就是负整数.
答案:-1,-2(答案不唯一)
4.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5, ,2 013,
-0.02,0.618,0, ,-13, ,-2.
正数集:{ …};
整数集:{ …};
负数集:{ …};
分数集:{ …};
自然数集:{ …};
负整数集:{ …}.
【解析】正数集:{5,2 013,0.618, …};
整数集:{5,2 013,0,-13,-2…};
负数集:{ ,-0.02, ,-13,-2…};
分数集:{ ,-0.02,0.618, , …};
自然数集:{5,2 013,0 …};
负整数集:{-13,-2…}.
【想一想错在哪?】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
里: ,2,5.5,-0.04, ,2 013,-13,0, ,-85%.
提示:对零与自然数集、小数(百分数)与分数集的关系理解不清.
(共29张PPT)
2.2 数 轴
1.了解数轴的概念及其三个要素,会画数轴.
2.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重点)
3.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
1.数轴的定义
规定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直线.
2.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定原点:画一条直线(通常画成水平位置),在这
条直线上_____一点作为原点,用这点表示数__.
(2)确定正方向: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___为正方向,画上箭
头,则相反方向为_______.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任取
0
右
负方向
(3)确定单位长度: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_________.从原点向
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__,__,__,…;从原
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___, ___,
___,….
单位长度
1
2
3
-1
-2
-3
【思考】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时,正有理数在原点的哪一侧,负有理数呢?
提示:正有理数在原点的右侧,负有理数在原点的左侧.
2.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
提示:能.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总结】1.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
(1)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来表示.
(2)正数可用原点___边的点表示,反过来原点___边的点都表
示正数;负数可用原点___边的点表示,反过来原点___边的点
都表示负数;零用_____表示,反过来,_____表示零.
右
右
左
左
原点
原点
点
2.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1)用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___边的数总比___
边的数大.
(2)用法则比较:___数都大于零,___数都小于零,___数都大
于___数.
右
左
正
负
正
负
(打“√”或“×”)
(1)画数轴时可以选择向右为正方向,也可以选择向左为正方
向,只要把正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即可.( )
(2)所有的小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 )
×
√
√
知识点 1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例1】操作与探究:
(1)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
B,C,D表示的数.
(2)已知下列各组有理数: , ;-3,3;-4,4.
①请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各组中的有理数;
②观察数轴上表示各组数的点,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路点拨】(1)观察数轴上A,B,C,D四点在原点的哪一侧及距原点的距离为多少,写出四点所表示的数字.
(2)观察数字的符号特征及单位长度,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自主解答】(1)A,B,C,D表示的数分别是-3,-1.5,0,2.
(2)①将各组数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数轴上表示的各组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相等.
【总结提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三个步骤
1.画:画数轴,注意根据数据特点决定单位长度的大小.
2.看:一看数字的符号,正的在原点右边,负的在原点左边;二看该点离原点几个单位长度.
3.标:在数轴上标记表示该有理数的点.
知识点 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例2】比较-3,- ,2,0,- ,3.5的大小.
【教你解题】
【总结提升】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三步法”
1.画数轴:画出数轴.
2.表示点:在数轴上描出相应各点,确定各点在数轴上的左右顺序.
3.定大小:根据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确定大小关系.
题组一: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 )
A.-2 B.2 C.±2 D.0
【解析】选A. 数轴上的点A在原点左边,符号应为“-”,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所以点A对应的数是-2.
2.如图,在数轴上表示
到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
长度的点有( )
A.D点 B.A点
C.A点和D点 D.B点和C点
【解析】选C.由数轴与题意可得,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A点和D点.
【变式训练】数轴上的点A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的数为( )
A.6或-6 B.-7 C.5 D.5或-7
【解析】选D.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分别在表示-1的点的左边和右边.
3. 数轴上两点A,B分别表示数-2和3,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
【解析】表示数-2的点A在原点的左边,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表示数3的点B在原点的右边,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所以A,B两点间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
答案:5
4.如图所示,数轴
被墨水污染,其中
被污染的部分内含
有的整数为_______.
【解析】由数轴可知,-3与-1.3之间的整数有:-2,-1.3与2.5之间的整数有:-1,0,1,2.
答案:-2,-1,0,1,2
5.先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然后按照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这些数重新排列:
,-1, -2, ,-0.5,0,4.5.
【解析】表示这些数的点在数轴上表示为:
将这些数按照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重新排列为:
,-2,-1,-0.5,0, ,4.5.
题组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2012·长春中考)在2,0,-2,-1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
是( )
A.2 B.0 C.-2 D.-1
【解析】选A.根据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易知2最大.
2.如图,数轴上A,B,C,D四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c,d,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a>b>c>d B.c>a>d>b
C.a>c>d>b D.a>c>b>d
【解析】选C.由于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因此a>c>d>b.
3.写出-1和1之间的任意一个负数(-1除外):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这个数为大于-1的负数,如- ,- 等.
答案:- (答案不唯一)
4.如图,请你把这五个数:+6,
-4.5, ,-5,0,按从大到小,
从左到右串成糖葫芦状,写在○内的数字依次为:__________.
【解析】从左到右的数字依次为+6, ,0,-4.5,-5.
答案:+6, ,0,-4.5,-5
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
(1)将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为_____,终点表示的数比原来变______(填“大”或“小”).
(2)将点A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为_____,终点表示的数比原来变______(填“大”或“小”).
【解析】(1)观察数轴可知,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为-1,因为-1大于-3,所以终点表示的数比原来变大.
(2)将点A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为-5,因为-5小于-3,所以终点表示的数比原来变小.
答案:(1)-1 大 (2)-5 小
6.在数轴上点A,B,C,D,E,F,G分别表示下列各数:
3.5,-3.5,0,2,-2, ,0.5.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2)A与B,D与E,F与G之间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解析】(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如图所示:
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各数的大小关系按从小
到大的顺序用“<”连接为:-3.5<-2<- <0<0.5<2<
3.5.
(2)观察数轴可知A与B,D与E,F与G到原点的距离都分别相等.
【想一想错在哪?】先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然后
利用数轴比较它们的大小: ,3,2.5,-1.5,-2.5, ,0.
提示:在数轴上表示数时,确定点的位置出错.
(共28张PPT)
2.3 相 反 数
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理解它所包含的两种含义.
2.会写出一个数的相反数,会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重点)
3.明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难点)
一、相反数的概念
(1)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6的点有___个,所表示的数分
别为______.
(2)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10的点有___个,所表示的数分
别为________.
两
6和-6
两
10和-10
【思考】1.上述每组中所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提示:每组所表示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
2.上述每组中所表示的数在数轴上表示有什么特点?
提示:(1)分别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
(2)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总结】1.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只有_______不同的两个数,
规定:零的相反数是___.
2.相反数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_____,且与原
点距离_____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
正负号
零
两旁
相等
二、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只要改变它的_____,其他部分都_____.
三、多重符号的化简方法
因为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等于它的_____,一个数的前面
加上“-”号等于它的_______,所以把多重符号化为单一的符
号时,如果是正号,可以_________,如果是负号,取其_____
___即可.
符号
不变
本身
相反数
省略不写
相反
数
(打“√”或“×”)
(1)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
(2)-3.5的相反数是3.5.( )
(3)在数轴上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4.( )
(4)在数轴上只要两个点到某一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表示这两
个点的数就是互为相反数.( )
×
√
×
×
知识点 1 相反数
【例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4.(2)-1.6.(3)0.(4)- .
【教你解题】
【总结提升】“+”和“-”的意义与三种情况
(1)“+”和“-”分别表示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符号.
(2)“+”和“-”分别表示正数与负数的性质符号.
(3)“+”和“-”分别表示原数的本身与原数的相反数的符号.
知识点 2 化简数的符号
【例2】化简下列各数:
(1)-(-6).(2)-(+0.8).(3)-[-(- )].
【思路点拨】先看数字前的符号,如果是“+”号,结果就是原数,如果是“-”号,结果是其相反数.
【自主解答】(1)-(-6)=6.
(2)-(+0.8)=-0.8.
(3)-[-(- )]=- .
【总结提升】多重符号化简的两个规律
1.把所有的正号去掉.
2.负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为正数,负号的个数为奇数个时结果为负数,简称“奇负偶正”.
题组一:相反数
1.(2012·北京中考)-9的相反数是( )
A.- B. C.-9 D.9
【解析】选D.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9的相反数是9.
2.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A.2和-2 B.-2和
C.-2和- D.2和
【解析】选A.2与-2只有正负号不同,所以它们互为相反数.
3.如果a与5互为相反数,那么a=_______.
【解析】如果a与5互为相反数,那么a是5的相反数,所以a=-5.
答案:-5
4.请写出一对互为相反数的数:________与________.
【解析】只有正负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只要写出只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即可.
答案:1 -1(答案不唯一)
5.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且在原点的左边,则这个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解析】因为一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且在原点的左边,所以这个数是-2,所以它的相反数是2.
答案:2
【归纳整合】“相反数”与“相反意义的量”的区别
认为相反意义的量是带“单位”的相反数是错误的.“相反数”与“相反意义的量”主要区别在于:
(1)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层意思:
①两个量意义相反、符号不同;
②它们都表示一定的数量(在数量上它们不一定相同).
(2)相反数:
①两个数正负号不同;
②两个数除正负号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
题组二:化简数的符号
1.下列化简错误的是( )
A.-(-3)=3 B.+(-3)=-3
C.-[-(+3)]=-3 D.+{-[+(-3)]}=3
【解析】选C.-[-(+3)]=-(-3)=3.
2.在+(-2)与-2,-(+1)与+1,-(-4)与+(-4),-(+5)与+(-5),-(-6)与+(+6),+(+7)与+(-7)几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解析】选A.+(-2)=-2与-2,-(+5)=-5与+(-5)=-5,-(-6)=6与+(+6)=6都分别相等,而-(+1)=-1与+1,-(-4)=4与+(-4)=-4,
+(+7)=7与+(-7)=-7都分别互为相反数.
3.化简:-[-(- )]=________.
【解析】因为负号个数为奇数个,则结果为负数,所以
-[-(- )]=- .
答案:-
4.若a=-4.5,则-(-a)=_________.
【解析】若a=-4.5,则-(-a)=-[-(-4.5)]=-4.5.
答案:-4.5
5.化简:
(1)-(-100). (2)-(- ). (3)+(+ ).
(4)+(-2.8). (5)-(+ ). (6)-(+12).
【解析】(1)-(-100)=100.
(2)-(- )= .
(3)+(+ )= .
(4)+(-2.8)=-2.8.
(5)-(+ )=- .
(6)-(+12)=-12.
6.假期里,小亮做这样一道题:“化简: ”,其中的“+”或“-”被调皮的小妹用墨水涂上了,他翻开后面的答案得到结果等于-10,聪明的小亮把此题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写了出来.你知道他写了哪些式子吗?
【解析】由式子可以看出,原题应该有三个符号.由结果可知负号的个数应是奇数.所以原式子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为:
-[-(-10)]或-[+(+10)]或+[-(+10)]或+[+(-10)].
【想一想错在哪?】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把它们的相反数按照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1,
-(+2.5),0,-3.
提示:求相反数时对多重符号的化简出现错误,最后导致比较大小也出现错误.
(共26张PPT)
2.4 绝 对 值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难点)
2.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重点)
3.知道|a|的含义(a表示有理数).(重点、难点)
一、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_____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
作____.
二、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1)|+7|=__,|0.5|=____,| |=___,|+7.6|=____.
(2)|0|=__.(3)|-19|=___,|-0.3|=____,| |=____,
|-7.6|=____.
原点
|a|
7
0.5
7.6
19
0.3
0
7.6
【思考】1.观察上面(1)中各式及结果,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都是求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结果都等于各数本身.
2.观察上面(3)中各式及结果,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都是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结果都等于各数的相反数.
【总结】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即当a>0时,|a|=__.
(2)零的绝对值是___,即当a=0时,|a|=__.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即当a<0,|a|= ___.
它本身
a
0
它的相反数
-a
零
三、绝对值的非负性
(1)对于任何的有理数a,总有|a|___0.
(2)对于任何的有理数a,|a|___a.
(3)a,b,c都是有理数,若|a|+|b|+|c|=0,则a__b__c__0.
≥
≥
=
=
=
(打“√”或“×”)
(1)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
(2)有理数的绝对值就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
(3)0的绝对值是0.( )
(4)绝对值是1的数是1.( )
(5)|-(+ )|=- .( )
√
×
√
×
×
知识点 1 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8, ,7.2, .
【思路点拨】确定各数为正数还是负数,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确定各数的绝对值.
【自主解答】-18是负数,所以|-18|=18;
是负数,所以| |= ;
7.2是正数,所以|7.2|=7.2;
是负数,所以| |= .
【总结提升】绝对值的三个重要性质
1.唯一性:任何一个有理数均有绝对值,这个绝对值是唯一的,并且任何一个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x|≥x.
2.非负性:①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②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反过来,绝对值是其本身的数是非负数;③若|a|+|b|=0,则a=0,b=0.
3.互逆性: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能求出该数;已知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知识点 2 绝对值的应用
【例2】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根据零件质量要求:零件的长度可以有0.2厘米的误差,现抽查5个零件,检查数据记录如表(超过规定长度的厘米数记为正数,不足规定长度的厘米数记为负数):
(1)这5个零件中,符合要求的零件是哪几个?
(2)这5个零件中,质量最好的是第几个?请说明理由.
零件号数 1 2 3 4 5
数据 +0.13 -0.25 +0.09 -0.11 +0.23
【思路点拨】计算各数据的绝对值→对比误差标准→得出问题的结论.
【自主解答】(1)因为|+0.13|=0.13,|-0.25|=0.25,|+0.09|
=0.09,|-0.11|=0.11,|+0.23|=0.23,而0.13<0.2,0.25>0.2,0.09<0.2,0.11<0.2,0.23>0.2,所以第1个、第3个、第4个零件符合要求.
(2)因为0.09<0.11<0.13<0.23<0.25,第3个零件的数据的绝对值最小,说明第3个零件的长度最接近规定长度,所以这5个零件中质量最好的是第3个.
【总结提升】利用绝对值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三个步骤
1.求绝对值:求出问题中的各个数据的绝对值.
2.比较大小:比较各个数据的绝对值与误差允许范围的大小.
3.写出结论:根据问题要求,写出问题的结论.
题组一: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1. 的绝对值是( )
A. B. C.2 014 D.-2 014
【解析】选A.因为 <0,
所以
2.(2012·襄阳中考)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这个数是( )
A.3 B.-3 C.±3 D.
【解析】选C.因为|a|=3,所以a=±3.
3.化简:+(-|-5|)=( )
A.-5 B.- C. D.5
【解析】选A.+(-|-5|)=-|-5|=-5.
【归纳整合】化简题中的括号与绝对值的联系
化简或计算时,要按运算顺序进行,如果既有“括号”,又有“绝对值符号”,要注意运算顺序.
(1)如果绝对值号里有括号,应该先化简括号,再求绝对值.
(2)如果括号里有绝对值号,可以先求绝对值,再化简括号,也可以先化简括号,再求绝对值.
4.若a的绝对值与-16的绝对值相等,那么a=_______.
【解析】-16的绝对值为|-16|=16,
又|16|=16和|-16|=16,
故a=16或a=-16.
答案:16或-16
5.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 .(2)0.27.(3)-7.(4) .
【解析】(1)| |= .(2)|0.27|=0.27.
(3)|-7|=7.(4)| |= .
题组二:绝对值的应用
1.a为有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负数 B.|a|一定是正数
C.|a|一定不是负数 D.-|a|一定是负数
【解析】选C.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即|a|一定不是负数.
2.若|x|=2,|y|=3,且x的符号为“+”,y的符号为“-”,则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
A.1 B.2 C.3 D.5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x=2,y=-3,则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为5.
3.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__.
【解析】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是:-4,-3,3,4.
答案:-4,-3,3,4
4.某司机在东西路上开车接送乘客,他早晨从A地出发,(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位客人为止,他一天行驶的里程记录如下(单位:km)+20,-5,-15,+30,-20,-16,+14.若该车每100 km耗油6升,则这车今天共耗油________升.
【解析】(|+20|+|-5|+|-15|+|+30|+|-20|+|-16|+|+14|) ÷100×6=7.2(升).
答案:7.2
【变式训练】有一只小昆虫在数轴上爬行,它从原点开始爬,“+”表示昆虫沿数轴向右,“-”表示此昆虫沿数轴向左,总共爬行了10次,其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厘米):+3,-2,-3, +1,+2,-2,-1,+1,-3,+2.
如果此昆虫每分钟爬行4厘米,则在此爬行过程中,它用了几分钟?
【解析】因为昆虫爬行的路程为|+3|+|-2|+|-3|+|+1|+|+2|+ |-2|+|-1|+|+1|+|-3|+|+2|=3+2+3+1+2+2+1+1+3+2=20(厘米).
所以爬行所用时间为20÷4=5(分钟).
答:在此爬行过程中,它用了5分钟.
5.某钢铁厂承担了为高速铁路生产某种钢材零件的任务.其中一个车间生产一批圆形零件,从中抽取6件进行检验,比规定直径长的毫米数记作正数,比规定直径短的毫米数记作负数,检查记录如下:
怎样用绝对值的知识说明这6件零件的优劣?
【解析】因为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绝对值越小,说明它与规定零件的直径的偏差越小,所以表中绝对值越小的零件越好.
零件号数 1 2 3 4 5 6
数据 +0.2 -0.3 -0.2 +0.3 +0.4 -0.1
【想一想错在哪?】已知|x|=-(-2),求x的值.
提示:对绝对值的意义不理解,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未知数的值时,漏了一种情况.
(共27张PPT)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掌握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重点)
2.在进行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中,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和方法.(难点)
1.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
___”借助数形结合进行比较,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同时比较多
个有理数的大小.
2.用法则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依据“正数_____零,负数_____零,正数_____负数”主要比
较异号两数的大小.
大
大于
小于
大于
3.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_______”这是比较有理数大小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反而小
(打“√”或“×”)
(1)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一定大.( )
(2)两个负数,绝对值小的一定大.( )
(3)两个异号有理数,正数的绝对值一定大.( )
(4)若a与b满足|a|<|b|,则a<b.( )
(5)比-3大的最小的整数是-2.( )
√
√
×
×
√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
【例1】(2012·重庆中考)在-3,-1,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3 B.-1 C.0 D.2
【教你解题】
【总结提升】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
1.求: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判: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知识点 2 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例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比较a,b,
-a,-b的大小,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解题探究】1.a与-a,b与-b有什么关系?在数轴上每组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提示:a与-a,b与-b均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且距原点的距离相等.
2.在数轴上将四个数分别表示出来.
提示:
3.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从左到右依次变大.
通过以上探究可知__>___>__>___.
b
-a
a
-b
【互动探究】如果将题目中数轴删去,改成“已知有理数a,b满足a<0,b>0,|a|<|b|”其他不变,你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提示:能.根据已知自己画出数轴草图,进行与上面类似的探究即可.
【总结提升】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三个步骤
1.描点: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首先要把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排序:根据这些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按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重新排列.
3.连接:按要求用“<”或“>”号将它们连接,如果从左向右,用“<”连接,如果从右向左,用“>”连接.
题组一: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
1.(2012·衢州中考)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2 B.-2 C.0 D.
【解析】选B.因为2>0,-2<0, <0,所以可排除A项、C
项,且|-2|>| |,所以-2< .
2.中国气象局2013年3月7日11时发布的天气预报,如表:
在这四个城市中当天最低温度最低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长春
城市 天气 温度(℃)
北京 晴转多云 17~4
上海 晴 23~11
沈阳 多云 7~-1
长春 多云 1~-9
【解析】选D.当天北京、上海的最低气温是正数,沈阳、长春的最低气温是负数,因此排除A项,B项,而-1>-9,所以长春当天的最低气温在这四个城市中最低.
3.比较大小: ________ (填“<”“=”或“>”).
【解析】因为
且 所以
答案:>
4.写出两个大于-2 014又小于-2 011的数__________.
【解析】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找到两个绝对值大于2 011小于2 014的负数即可,如-2 012,-2 013等.
答案:-2 012,-2 013(答案不唯一)
5.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 与 . (2)-(-3.5)与|-3.5|.
(3)-2与-|-2|. (4) 与-3.4.
【解析】(1)因为
且 所以
(2)因为-(-3.5)=3.5,|-3.5|=3.5,所以-(-3.5)=|-3.5|.
(3)因为-|-2|=-2,所以-2=-|-2|.
(4)因为|- |= ≈0.33,|-3.4|=3.4,且0.33<3.4,
所以- >-3.4.
题组二: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如图,数轴上A,B,C三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解析】选D.根据数轴的方向“右边的数>左边的数”,因此b>a>c.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
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
是( )
A.a>b B.a>-b
C.-a>b D.-a<-b
【解析】选C.由数轴上a,b两点的位置可知a<0<b,|a|>|b|,又因为|a|=-a,|b|=b,所以-a>b.
3.有理数a,b的位置如图所示,用“<”号把-a,-b,-1,2连接起来为__________.
【解析】如图,将-a,-b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因为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故-1<-a<-b<2.
答案:-1<-a<-b<2
4.如图,数轴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被污染的部分所有整数用“<”连接起来为______.
【解析】被墨水污染的整数在数轴上从左到右分别是-3,-2, -1,0,1,用“<”连接起来为-3<-2<-1<0<1.
答案:-3<-2<-1<0<1
5.在数轴上表示数4,-2,1,0,-2.5,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解析】在数轴上表示数4,-2,1,0,-2.5,如图: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2.5<-2<0<1<4.
【归纳整合】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汇总
(1)法则比较法: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有:①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②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表示的几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根据这个特点可把需要比较的数表示在数轴上,通过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3)特殊值比较法:含有字母的数的比较,通常采用取特殊值法,简单快捷.
(4)分类讨论法:比较含有字母的数的大小,有时按照字母的取值范围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进行讨论,再进行比较,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5)求差(商)法:随着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可以知道比较有理数的方法还有求差法、求商法.
【想一想错在哪?】比较 与 的大小.
提示:运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时出现错误.
(共30张PPT)
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
利用数轴求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如图,每个单位表示1米):
(1)从原点出发,先向右运动2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
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从起点向右运动了__米,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
5
(+2)+(+3)=+5
(2)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运动2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
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从起点向左运动了__米,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
(3)从原点出发,先向左运动2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
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从起点向右运动了__米,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
5
(-2)+(-3)=-5
1
(-2)+(+3)=+1
(4)从原点出发,先向右运动2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
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从起点向左运动了__米,用算式表示就是
______________.
(5)从原点出发,先向右运动2米,再向左运动2米,那么两次
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仍在起点处,用算式表示就是_________
____.
1
(+2)+(-3)=-1
=0
(+2)+(-2)
【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_____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
_____.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_____的加数的正
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_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_______.
相同
相加
较大
减去
零
这个数
(打“√”或“×”)
(1)若a>0,b<0,则a+b>0.( )
(2)两个正数的和为正数,两个负数的和为负数.( )
(3)异号两数相加,其和比每一个加数都小.( )
(4)两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
(5) ( )
×
√
×
×
×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例1】计算:
(1)(-7)+(-9). (2)(+6)+(-11).
(3)( )+ . (4)(-4.3)+0.
【思路点拨】观察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确定算式适用的法则→按照所选法则进行计算.
【自主解答】(1)(-7)+(-9)=-(7+9)=-16.
(2)(+6)+(-11)=-(11-6)=-5.
(3)( )+ =0.
(4)(-4.3)+0=-4.3.
【总结提升】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
1.辨: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
2.定:确定用哪条法则.
3.算:按相应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 2 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2】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后,可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若某渔船上安装了此系统后,中国的渔政管理部门可以实时关注此渔船活动轨迹,若某渔船离开码头向北200海里,又向南215海里,你能确定此时渔船在码头什么位置吗?
【教你解题】
【总结提升】有理数加法实际应用的三点注意
1.必须先规定各个量的正负.
2.计算结果及写答时要写单位名称.
3.实际问题,最后必须写答.
题组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2012·肇庆中考)计算-3+2的结果是( )
A.1 B.-1 C.5 D.-5
【解析】选B.-3+2=-(3-2)=-1.
2.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最大的是( )
A.2 B.0 C.-1 D.-3
【解析】选B.因为1+(-1)=0,1+(-2)=-1,(-1)+(-2)=-3,所以任意两数之和最大的是0.
3.计算:10.5+(-5.6)=_______.
【解析】10.5+(-5.6)=+(10.5-5.6)=4.9.
答案:4.9
4.请找出一个满足加上-6仍小于0的正整数是______.
【解析】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若是负号,则正数的绝对值较小,所以满足条件的正整数有5,4,3,2,1.
答案:1(答案不唯一)
5.计算:(1)(-3)+9=________.
(2)(-8)+(-7)=________.
(3)(-3.2)+1.3=________.
(4)19+(-15)=________.
【解析】(1)(-3)+9=+(9-3)=6.
(2)(-8)+(-7)=-(8+7)=-15.
(3)(-3.2)+1.3=-(3.2-1.3)=-1.9.
(4)19+(-15)=+(19-15)=4.
答案:(1)6 (2)-15 (3)-1.9 (4)4
6.计算:
【解析】
【巧记速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口诀: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的减小的.
题组二: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1.北京与巴黎两地的时差是-7小时(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间比北京早的时间数),如果现在北京时间是7:00,那么巴黎的时间是( )
A.0:00 B.7:00 C.14:00 D.21:00
【解析】选A.根据题意得:7+(-7)=0,所以巴黎的时间是
0:00.
【变式训练】纽约时间比香港时间迟13小时.你与一位在纽约的朋友约定,纽约时间4月1日晚上8时与他通话,假若在香港的你应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给他打电话.
【解析】晚上8时即20时,20+13=33(时),33-24=9,即4月2日早上9时.
答案:4 2 早上9
2.小明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 ℃,调高4 ℃后的温度为
( )
A.4 ℃ B.9 ℃ C.-1 ℃ D.-9 ℃
【解析】选C.(-5)+4=-1(℃).
3.A地海拔-50米,B地比A地高90米,B地海拔_________.
【解析】因为A地海拔-50米,B地比A地高90米,所以B地海拔(-50)+90=40(米).
答案:40米
4.今年一月小靓的爸爸到建设银行开户,存入了2 000元钱,以后的每月根据家里的收支情况存入一笔钱.下表为小靓的爸爸从二月份到七月份存款情况(比上月存款多的钱数记为“+”,比上月存款少的钱数记为“-”):
根据记录可知,从二月份到七月份中______月份存入的钱最多;_______月份存入的钱最少;截止到七月份,存折上共有_______元.
月份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与上一月比较/元 -200 -400 +300 +450 0 -600
【解析】由图表可得,二月份存入为:2 000+(-200)=
1 800(元);三月份存入为:1 800+(-400)=1 400(元);四月份存入为:1 400+300=1 700(元);五月份存入为:1 700+450 =2 150(元);六月份存入为:2 150+0=2 150(元);七月份存入为:2 150+(-600)=1 550(元);则存折上2 000+1 800+
1 400+1 700+2 150+2 150+1 550=12 750(元),五、六月存入最多,三月存入最少.
答案:五、六 三 12 750
5.在一次水下机器人测试中,机器人在海下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在海平面下1 500米,下面是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把上升记为“+”,下降记为“-”,单位:米):-2 800,1 600.问:现在机器人处在什么位置?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上升为“+”,下降为“-”;则现
在机器人的位置距初始位置的距离是(-2 800)+1 600=
-1 200(米).
故(-1 200)+(-1 500)=-2 700(米).
答:机器人现在处在海平面下2 700米处.
【想一想错在哪?】计算:(1)(+ )+(- ).
(2)(+0.12)+(-0.21).
提示:(1)确定两个加数的和的符号时出错.(2)异号两数相加,确定两个加数的和的绝对值时出现错误.
(共33张PPT)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重点)
2.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重点、难点)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先审题,看有没有能够运用运算律的简便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在小学里我们知道,数的加法运算律:
(1)交换律用字母表示:________.
(2)结合律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a+b=b+a
(a+b)+c=a+(b+c)
【思考】1.类比小学加法交换律,比较下列算式及其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1)(-15)+4,4+(-15).(2)11+(-3),(-3)+11.
提示:每组两个算式的加数位置不同,但是结果相等.
2.类比小学加法结合律,比较下面的算式及其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6)+2]+(-8),(-6)+[2+(-8)]
提示:三个有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与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其结果相等.
【总结】 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___.
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
2.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_____.
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推广: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不变
a+b=b+a
不变
(a+b)+c=a+(b+c)
(打“√”或“×”)
(1)(+5.65)+(-3.58)=(-3.58)+(+5.65).( )
(2)a+b+c=a+(b+c).( )
(3)( )-3+ =[( )+( )]+3=(-1)+3=2.( )
(4)(-1.5)+6+(-2.5)=6+[(-1.5)+(-2.5)]=6+(-4)=2.( )
(5)a+b+c+d=(a+c)+(b+d).( )
√
√
×
√
√
知识点 1 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17+(-25)+15+(-32).
(2)(-2.1)+3.35+4.7+(-3.35)+5+(-4.7).
(3)(-87)+42+37.
(4)0.75+(-2 )+0.125+(-12 )+(-4 ).
【思路点拨】观察算式特点→选择加法运算律→按照运算律进行计算.
【自主解答】(1)原式=(17+15)+[(-25)+(-32)]
=32+(-57)=-25.
(2)原式=[(-2.1)+5]+[3.35+(-3.35)]+[4.7+(-4.7)]=2.9+0+0=2.9.
(3)原式=[(-87)+37]+42=-50+42=-8.
(4)原式= +(-2 )+ +(-12 )+(-4 )
=[ +(-2 )]+[ +(-4 )]+(-12 )
=-2-4-12 =-18 .
【总结提升】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六种简便方法
1.互为相反数结合法: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因此把互为相反数的加数相结合计算较为简便.
2.同号结合法:把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相加计算较为简便.
3.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同分母的分数与同分母的分数分别相加计算较为简便.
4.转化结合法:由于在同一个算式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一般要先统一,具体统一成分数还是小数,这要看哪一种运算更简便,不能一概而论.
5.凑整结合法:把相加得整数的加数先结合.
6.凑零结合法:可先分别把相加得零的部分加数相加,然后再计算.
知识点 2 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2】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标准容量为每瓶500 mL(误差允许范围±1.5 mL)的某品牌的冰红茶进行了一次抽检.抽取10瓶样品编1~10号后进行检测,结果如图(单位:mL):
(1)这10瓶冰红茶的总容量是多少?请尝试用简便方法解决.
(2)单独从容量的角度分析,你对该批产品有何评价?
【解题探究】1.为了减小计算量,怎样计算这10瓶冰红茶的总
容量较简便?
提示:用正、负数表示每瓶偏离标准容量的数值,分别为:
-1.1,-0.5,+0.5,+1.1,+0.2,-0.4,-0.2,+0.8,+1.5,
+0.9.
2.这10瓶冰红茶分别与标准容量的偏差值的总和是多少?
提示:(-1.1)+(-0.5)+0.5+1.1+0.2+(-0.4)+(-0.2)+0.8+
1.5+0.9=[(-1.1)+1.1]+[(-0.5)+0.5]+[0.2+(-0.2)]
+(-0.4)+0.8+1.5+0.9=2.8(mL).
3.这10瓶冰红茶的总容量为:
500×10+____=________(mL).
4.单独从容量的角度分析,对该批产品的评价为:
该品牌的冰红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5 002.8
单瓶容量都在国家误差允许范围内,并且
大部分都超过标准容量,质量有保证,值得信赖
【互动探究】如果将(1)的问题改成“这10瓶冰红茶的总容量比标准总容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多少?”,该怎样计算?
提示:(1)先计算这10瓶冰红茶与标准容量的偏差的总值.
(2)由于偏差的总值2.8 mL大于零,所以总容量比标准总容量多,多了2.8 mL.
【总结提升】求实际问题中多个数和的三个步骤
1.确定:确定数据的标准值.
2.表示:用正、负数重新表示每个数据偏离标准值的数值.
3.计算:标准总量+偏差总值=原数据总和.
题组一: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1.下面计算用的加法运算律是( )
(- )+3.2+(- )+7.8=[(- )+(- )]+(3.2+7.8)
=-1+11=10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
D.先用结合律,再用交换律
【解析】选C.原式=(- )+ (- )+3.2+7.8(交换律)
=[(- )+(- )]+(3.2+7.8)(结合律)
=-1+11=10.
2.算式(-1)+(-1)+(-1)+(-9)+(-9)+(-9)的结果是( )
A.-10 B.-27 C.-28 D.-30
【解析】选D.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把-1与-9交换位置后,结合在一起,分别进行运算较简便,即(-1)+(-1)+(-1)+(-9)+
(-9)+(-9)=[(-1)+(-9)]+[(-1)+(-9)]+[(-1)+(-9)]
=(-10)+(-10)+(-10)=-30.
3.三个小球上的有理数之和等于_________.
【解析】(-8)+(+10)+(-2)=[(-8) +(-2)]+(+10)=
(-10)+(+10)=0.
答案:0
4.计算:(-4 )+(-0.14)+4 =_________.
【解析】原式=[(-4 )+4 ]+(-0.14)=0+(-0.14)=-0.14.
答案:-0.14
【变式训练】绝对值小于2 013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
【解析】绝对值小于2 013的所有整数为0,±1,±2,±3,
…,±2 011,±2 012,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相加和
为0,所以这4 025个数的和为0.
答案:0
5.计算:(1)12+(-13)+8+(-6).
(2) +(- )+ +(- ).
【解析】(1)12+(-13)+8+(-6)
=12+8+[(-13)+(-6)]=20+(-19)=1.
(2) +(- )+ +(- )
=[ +(- )]+[(- )+ ]
=(- )+ =-
题组二: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1.在CCTV“开心辞典”栏目中,主持人问这样一道题目:
“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请问:a,b,c三数之和是”( )
A.-1 B.0 C.1 D.2
【解析】选B.由题意,得:a=1,b=-1,c=0,a+b+c=
1+(-1)+0=0.
2.某商店去年四个季度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128.5万元,-140万元,-95.5万元,+280万元,这个商店的总盈利情况是( )
A.盈余644万元 B.亏本173万元
C.盈余173万元 D.亏本64万元
【解析】选C.(+128.5)+(-140)+(-95.5)+(+280)=(128.5+
280)+[(-140)+(-95.5)]=408.5+(-235.5)=408.5-235.5=
173(万元).
3.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一场万众瞩目的天王对决中,我国选手林丹在15∶21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以21∶10和21∶19连扳两局,击败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卫冕奥运男单冠军的选手.在这场比赛中林丹的净胜球是______.
【解析】林丹的净胜球是(-6)+11+2=(-6)+(11+2)=(-6)+13=7.
答案:7
4.河里水位第一天上升了7 cm,第二天又下降了6 cm,第三天又下降了8 cm,第四天上升了4 cm,则第四天的水位比开始时的水位______cm.
【解析】设上升的水位记为正数,下降的水位记为负数,根据题意,得7+(-6)+(-8)+4=(7+4)+[(-6)+(-8)]=11+(-14)
=-3(cm).即第四天的水位比开始时的水位下降3 cm.
答案:下降3
5.现有10箱苹果梨,称重记录如下(单位:kg):31,29,28.5,31.8,29.5,29.5,32,32.5,28.2,32.3,求这10箱苹果梨的总质量.
【解析】若超过30 kg的数记作正数,不足30 kg的数记作负
数,则这10箱苹果梨的质量记作(单位:kg):+1,-1,-1.5,
+1.8,-0.5,-0.5,+2,+2.5,-1.8,+2.3.
所以(+1)+(-1)+(-1.5)+(+1.8)+(-0.5)+(-0.5)+(+2)+(+2.5)
+(-1.8)+(+2.3)=[1+(-1)]+[ (+1.8)+(-1.8)]+
[(-1.5)+(-0.5)+(-0.5)+2.5]+2+2.3=4.3(kg).
30×10+4.3=304.3(kg).
答:这10箱苹果梨的总质量为304.3 kg.
【知识拓展】今年体育中考前,九(1)班的小李和小黄两位同学进行了8次立定跳远训练测试,她们的成绩分别如下:(单位:m)
求小李和小黄这8次训练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次数
姓名 1 2 3 4 5 6 7 8
小李 1.94 1.86 1.94 1.96 1.94 1.96 1.97 1.95
小黄 1.65 2.08 2.28 1.96 1.69 2.25 1.70 1.91
【解析】(1)小李8次成绩总和=1.9×8+[0.04+(-0.04)+
0.04+0.06+0.04+0.06+0.07+0.05]=15.2+0.32=15.52,
所以小李这8次训练的平均成绩为15.52÷8=1.94.
小黄的8次成绩总和=1.9×8+[(-0.25)+0.18+0.38+0.06+
(-0.21)+0.35+(-0.20)+0.01]=15.2+0.32=15.52,
所以小黄这8次训练的平均成绩为15.52÷8=1.94.
【想一想错在哪?】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的营运全是在东
西方向的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
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15,-2,+5,-1,
+10,-3,-2,+12,+4,-5,+6.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离下午出车的出发
点多远?
(2)若汽车耗油量为0.1升/千米,这天下午小李共耗油多少
升?
提示:出租车行驶的总路程计算出错,因此得到的耗油总量也
出现错误.
(共26张PPT)
2.7 有理数的减法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重点、难点)
2.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再一次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认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有理数加法的“化归”数学思想方法.
(1)-8+(+3)= ___,-8-(-3)= ___.
(2)-8+(-3)= ____,-8-(+3)= ____.
-5
-5
-11
-11
【思考】1.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发现,-8+(+3)与-8-(-3)的结果有什么特点?-8+(-3)与-8-(+3)呢?
提示:-8+(+3)=-8-(-3),-8+(-3)=-8-(+3).
2.观察两式中间的符号,你有什么发现?
提示:前面一个式子中间为“+”,后面式子中间为“-”,且后面式子中减数与前面式子中的第二个数互为相反数.
【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
相反数
(打“√”或“×”)
(1)8-7=8+(-7).( )
(2)负数与负数的差仍是负数.( )
(3)若a>0,b<0,则a-b>0.( )
(4)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
(5) ( )
√
×
√
√
√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例1】计算:(1)(-2)-11.(2)
(3)0-(-4.8).
【思路点拨】观察算式是哪种运算→运算法则→准确进行计算.
【自主解答】(1)(-2)-11=-2+(-11)=-13.
(2)
(3)0-(-4.8)=0+4.8=4.8.
【总结提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三个步骤
一变:把减号变为加号.
二变:变减数为减数的相反数.
三算:运用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求出结果.
知识点 2 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例2】2013年元旦期间,多家4A景区门票按照15%~35%的幅度降低门票价格.某景区平均每天入园游客42万人.下表是新年第一周每天的入园人数情况(注:超过平均人数的记为正,少于平均人数的记为负):
6日比7日入园人数多还是少?多了或少了多少人?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万人) +2.2 -0.8 +1.7 +3.3 +2.7 -2.4 -3.5
【教你解题】
【总结提升】有理数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四个步骤
1.审:审清题意.
2.列:列出正确的算式.
3.算:按照减法运算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4.答:写出实际问题的答案.
题组一: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1.(2012·黔东南中考)计算-1-2等于( )
A.1 B.3 C.+1 D.-3
【解析】选D.-1-2=-1+(-2)=-3.
2.(2012·南充中考)计算:2-(-3)的结果是( )
A.5 B.1 C.-1 D.-5
【解析】选A.2-(-3)=2+(+3)=5.
3.已知有理数a,b,若将a-b与a进行比较,必定是( )
A.a-b>a B.a-b<a
C.a-b=a D.大小关系取决于b
【解析】选D.当b>0时,a-b<a;当b<0时,a-b>a;当b=0时,a-b=a.
4.计算:|-3|-2=______.
【解析】|-3|-2=3-2=1.
答案:1
5.写出两个负数的差是正数的例子:______.
【解析】如:-1-(-2)=-1+2=1;-2-(-3)=-2+3=1等.
答案:-1-(-2)=-1+2=1;-2-(-3)=-2+3=1(答案不唯一)
【知识拓展】应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作差法”,即要比较两个有理数a与b的大小,可先求出a与b的差a-b.若a-b>0,则a>b;若a-b<0,则a试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解析】因为
所以
6.计算:
(1)(+5)-(-3).(2)(-3)-(+2).(3)(-20)-(-12).
(4)(-1.4)-2.6.(5) .(6) .
【解析】(1)(+5)-(-3)=5+3=8.
(2)(-3)-(+2)=(-3)+(-2)=-5.
(3)(-20)-(-12)=(-20)+(+12)=-8.
(4)(-1.4)-2.6=(-1.4)+(-2.6)=-4.
题组二: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 844米,马里亚纳海沟的最低点的海拔高度为-11 000米,则珠穆朗玛峰比马里亚纳海沟的最低点高( )
A.2 156米 B.19 844米
C.-2 156米 D.-19 844米
【解析】选B.8 844-(-11 000)=8 844+11 000=19 844(米).
【变式训练】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20 m,
-15 m,-5 m,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_m.
【解析】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20-(-15)=35(m).
答案:35
2.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 )
A.零 B.正数
C.负数 D.零或负数
【解析】选C.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负数.
3.某粮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
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
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0.8 kg B.0.6 kg C.0.5 kg D.0.4 kg
【解析】选B.0.3-(-0.3)=0.3+0.3=0.6(kg).
4.(2012·扬州中考)扬州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2℃,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______.
【解析】6-(-2)=6+2=8(℃).
答案:8℃
5.某地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下表:
则温差最大的一天是星期____;温差最小的一天是星期____.
【解析】计算得这七天的温差分别是:8℃,11℃,11℃,10℃,11℃,10℃,12℃.所以温差最大的一天是星期日;温差最小的一天是星期一.
答案:日 一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最高气温 10℃ 12℃ 11℃ 9℃ 7℃ 5℃ 7℃
最低气温 2℃ 1℃ 0℃ -1℃ -4℃ -5℃ -5℃
6.现有两个冰箱,第一个冰箱的冷冻层内温度为-15 ℃,第二个冰箱的冷冻层内温度为-6 ℃.问这两个冰箱的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
【解析】因为-15<-6,所以第一个冰箱的冷冻层内的温度较低.
-6-(-15)=-6+15=9,所以低9 ℃.
【想一想错在哪?】计算:
提示:减法没有运算律,必须转化为加法后,才能应用运算
律,简化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