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 三年级上册 常见的力 《17 浮力》课件(幻灯片15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 三年级上册 常见的力 《17 浮力》课件(幻灯片15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5:55:35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学情分析
刚开始学习科学课的三年级的学生,接触探究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浮力”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浮力”的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原有认识不断修正、完整。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浮沉。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
思考问题:
1、玻璃瓶在水中上浮,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它沉下去? 2、橡皮泥在水中下沉,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它浮上来?
温馨提示:

1要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

2记录员要及时作好记录。

咱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充分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橡皮泥浮上来,玻璃瓶沉下去,比一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

派组长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

学生实验完成记录单。
改变物体沉浮实验
物品名称 原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改变沉浮的方法 实验结果
(箭头标注)
玻璃瓶 上浮



橡皮泥 下沉




改变物体沉浮实验
温馨提示:
1要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
2记录员要认真作好记录。

物品名称 原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改变沉浮的方法 实验结果
(箭头标注)
玻璃瓶 上浮



橡皮泥 下沉




绑上钩码

用手压

放在泡沫上

放在兵乓球上
小结
玻璃瓶形状不能改变,可以通过改变重量来改变沉浮;
橡皮泥重量不能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沉浮;
形状重量都不能改变,可以通过借助别的物体来改变沉浮。
实践运用
出示潜水艇模型,这是老师用小塑料药瓶,胶皮管,注射器和铁环做成的模型,咱们把药瓶放入水中,轻轻地推拉注射器,观察药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在推注射器时药瓶上浮,拉注射器时药瓶下沉?
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七千米海试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那一刻,中国实现了“下海捉鳖”的梦想。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
拓展延伸
这节课咱们一起研究了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表演魔术:盐水使鸡蛋上浮
课下大家可以查阅资料,解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老师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谢谢观看!

《浮力》教案

学情分析
刚开始学习科学课的三年级的学生,接触探究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浮力”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浮力”的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原有认识不断修正、完整。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浮沉。

2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并选择问题进行探究。
知识目标:能说出改变物体沉浮的三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小组同学合作进行设计实验和实验观察。

3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设计多种实验方法。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2个塑料小球(外观相同,其中一个内放重物),学生猜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演示:把2个球放入水中,一沉一浮。

问:为什么同样的小球放入水中,一个下沉,一个上浮?

(揭示内部秘密)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揭开浮与沉的秘密。——板书课题
活动2
【讲授】二、设计实验

1出示材料:玻璃瓶、橡皮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橡皮泥会沉入水底,玻璃瓶会上浮,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

出示探究问题
(1)玻璃瓶在水中上浮,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它沉下去?
(2)橡皮泥在水中下沉,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它浮上来?

2在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打算怎么做来改变它的沉浮?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并板书:

玻璃瓶装水、装石子、装土,是想通过改变物体重量,来改变它的沉浮状态;绑石头,绑重物是想借助其他物体来改变沉浮。

橡皮泥压扁、捏成碗,是想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来改变沉浮状态。放在泡沫上,放在木头上是想借助其他物体来改变沉浮。

板书: 重量

借助物体

形状
活动3
【活动】三、实验验证
评论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想出这么多种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是不是合理?能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呢?还需要我们用实验去验证。

我们实验时应该边实验,边记录。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请看大屏幕,讲解表格。

温馨提示:

1要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

2记录员要及时作好记录。

咱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充分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橡皮泥浮上来,玻璃瓶沉下去,比一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

派组长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

学生实验完成记录单。
活动4
【讲授】四、得出结论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引导进行归纳总结

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老师多媒体总结。

汇报改变玻璃瓶沉浮的多种方法,师小结分类:一类是改变重量,一类是借助物体。

汇报改变橡皮泥沉浮的多种方法,师小结分类:一类是改变形状,一类是借助物体。

2师引导学生板书总结
玻璃瓶形状不能改变,可以通过改变重量来改变沉浮;
橡皮泥重量不能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沉浮;
形状重量都不能改变,可以通过借助别的物体来改变沉浮。

补充板书

形状不变 改变重量

借助物体

重量不变 改变形状
活动5
【活动】五、实践运用

1、出示潜水艇模型,这是老师用小塑料药瓶,胶皮管,注射器和铁环做成的模型,咱们把药瓶放入水中,轻轻地推拉注射器,观察药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在推注射器时药瓶上浮,拉注射器时药瓶下沉?

学生解释原因。

2(出示潜水艇图片)这是潜水艇,我们知道它在水中可以自由的上浮和下沉,根据刚才的模型谁能试着推想潜水艇沉浮的原因?

学生根据模型推理原因。

视频潜水艇沉浮原理

3师:潜水艇的秘密解开了,同学们可想知道当今中国潜水艇技术的新成果

(大屏幕出示“蛟龙”号潜水艇图片,并打出字幕)

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海下7000米级海试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那一刻,中国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在世界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作为中国人,同学们一定感到非常骄傲,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关注蛟龙号。
活动6
【作业】六、拓展延伸

这节课咱们一起研究了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

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表演魔术:盐水使鸡蛋上浮

课下大家可以查阅资料,解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老师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