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8 16: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课标版 四年级(下)·数学

·
下面是小刚家的衣柜,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前面 上面 左面

一、数出下面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 )个
二、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到的?连一连

三、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前面画“√”,上面画“○”,左面画“△”)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四、根据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这三个物体,从哪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1

生活中的数学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 字形。“人” 字形的角度是110 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 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 54 度 44 分
8 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
角度正好也是 54 度 44 分
8 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真正的数学“天才” 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 出 365 条斑纹,果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 古生物学家发现了 3 亿
5000 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画”出400 条斑纹,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
小时,一年不是 365
天,而是 400 天。
人们利用蜜蜂的蜂房制造了橄榄球;利用蜘蛛蛛网制造的鱼网既结实, 又可减少海水的腐蚀。



一、看一看,连一连
上面
前面
3. 一个由 5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 )。
A. B. C.
三、把观察到的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七巧板又名“益智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七巧板很早就传入欧洲,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意用象牙精制了

A B C
左面
一副七巧板,拿破仑在流
D
放生活中也曾用它来作为
2. 上面
前面左面
从前面看形状是
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
的有( )。
的有( )。
的有( )。

消遣的工具。
根据数学历史研究专家们最近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七巧板的发明年代也许并不古老,因为在明
二、选择
左图从( )看到的图形是
A. 上面 B. 左面C. 前面
右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根据小动物们看到的平面图形,想想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摆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朝以前,中国古书中关于七巧板的文献是绝无仅有的。实际上在明清两朝, 备受封建统治者压迫和歧视的我国东南沿海的水上居民,才有可能是七巧板的创造者。

C. D.
2
今天,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图,它在国外被称为“唐图”(tangram),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参考答案
我会做 一、8
三、1. √△○ 2. △√○ 3. △√○
4. √○△
四、左面 前面和上面
我爱做 二、1. C 2. B C C 3. B
三、1. B D 2. A B 3. A C
我能做 最少要 5 个,最多需 9 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