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乡土教材《永昌堡》[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自编乡土教材《永昌堡》[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04-28 21: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民间遗风--------温州古建筑永昌堡温州市二十一中学 胡云【设计背景】新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艺术课程的总目标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要求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鸥越文化是我们博大的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地方艺术课程资源开发,能够起到推动、弘扬整个中华优良文化的作用。同时由于地方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近,学生可以实地参观,容易激起学生共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材分析】 永昌堡,位于温州市龙湾区境内,它东临东海之滨,西倚大罗山麓,距市区约20公里。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仅存的一座民建古城堡,也是国内罕见的一座上规模、高品位的私家抗倭城堡。 本课的学习是在《建筑艺术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后,这时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以及从那些方面去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已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但学生仅仅欣赏课文图版提供的一些建筑是不够的,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才能真正理解建筑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学生可以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意识。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搜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在网络环境下 欣赏、讨论、探究【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永昌堡内王氏宗祠的建筑结构及堡内建筑布局的艺术价值。【教学流程】导入——欣赏——探究 、讨论——总结提高【教学时数】 一课时(45分钟)。【教学准备】1、知识准备 利用网络提供有关永昌堡的背景资料。2、媒体准备 木棒、教学课件,配上古典音乐利用多媒体平台。3、给学生准备学案(因为是自编教材)(1)永昌堡的建筑结构,(2)永昌堡的堡内建筑布局的科学性、艺术性。【授课年级】 高二年级【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约10分钟)师用12根木棒架起一座建筑物 每个学生也准备12根木棒,让学生尝试不用任何辅助材料也架起一座建筑物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考察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中国古老的民间建筑正是以其朴实无华并实用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建筑结构式样。尤其在我们瓯越大地上,更是人才辈出,历史名胜古迹众多。其中以建筑形式保存下来就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温州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有哪些?介绍永昌堡背景知识 我们温州有很多名胜古迹,其中以建筑形式保存下来的有古城堡、古村落民居、古寺观、牌坊桥梁等等,今天同学们要欣赏的是我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的为国内罕见的一座上规模、高品位的私家抗倭城堡——永昌堡。为抵御倭寇的侵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它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捐资倡议兴建的。永昌堡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强北靠瓯江,东濒东海,地处海防前哨,明代屡遭倭寇焚掠,1387年信国公汤和在浙闽沿海设立卫所,筑有“宁村所城”。1558年,巡盐御史凌儒在二都海口盐廒地筑有“永兴堡”;同年,二都英桥里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捐资倡议,兴建“永昌堡”。从此,三城形成鼎足之势,彼此呼应,联合防御,形成了坚强有力地抗倭堡垒,为抵御倭寇侵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宁村所城和永兴堡仅留残迹,唯有“永昌堡”独存。在倭寇频繁入侵地当年,出现了王沛、王德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抗倭民族英雄,奠定了永昌堡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族侵略史上地辉煌地位,它内涵丰富,古风浓郁,是我省仅存地一座民建古城堡,素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称。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欣赏(5分钟) 三、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探究(约15分钟)提出问题 永昌堡呈长方形,南北长738.3米,东西阔445.4米。城墙残高4米多,基阔3.9米,内外壁均用块石斜垒,中间夯土。同学们,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为什么永昌堡不是?永昌堡的城门谯楼是什么结构?屋顶属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式样的哪种?从外观上看永昌堡给人的感受是什么?永昌堡内的建筑布局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以王氏宗祠为例谈中国木结构的建筑的艺术特点四、教师小结(约10分钟)1、永昌堡的建筑功能主要是为了抵抗倭寇,因此以坚固、结实为目的。又由于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四周,所以先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作为建筑城墙的主要材料。正如人们常说的“建筑是各个时期人类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的最忠实的记录者,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史的最生动的表现者和承载者。”永昌堡是抗倭的最好见证。2、城门谯楼有三间,是砖木结构,谯楼的屋顶是中国古建筑常用的歇山顶。3、从外观上看,永昌堡雄伟壮观,具有坚实稳定的感觉,城门谯楼的设计既满足了功能的需要,有使外观收到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歇山顶的运用,呈现着轻巧活泼的形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的特征之一。整个建筑处理的比较朴素、大方。体现了建筑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4、城堡内部设计科学合理、艺术价值很高。如:在城堡内开凿二渠,引河水入城,灌穿南北,这样有利于灌溉及水上运输,故南北又各设二水门,水门上架石桥,下面放置水闸,水渠的两岸用方块石斜砌,水渠上架有五座桥梁,造型各异,住宿、店铺分列两岸,井然可观,构成江南水乡集市图。这样即使倭寇围城的情况下,老百姓也能正常的生活,俨然像一个世外桃源,可见当年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如果把堡内的居民看成一家,我们还可以说整个城堡就是一个私家园林,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群体规划和序列设计。永昌堡内由最初的五座桥梁增加到十一座形彩各异的明代石拱桥与堡内两河相呼应,河岸的古民居排列有序,更是衬托了城堡的古色古乡,走进堡内就像一幅长卷式的中国画,必须一段一段地逐渐展开来看。即使是看完了,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是中国建筑的魅力之所在。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 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录象资料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提出的问题联系家乡本土的建筑,激发探究兴趣打开网页:温州名胜古迹,搜索永昌堡播放永昌堡的图片录象以及堡内的古建筑同时配轻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永昌堡,学生体会并感受古城堡的建筑风格及人文精神。最后选中下列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保留在屏幕上把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讨论后由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发言,组内其他同学补充重新播放资料,随的播放,教师做同步引导性小结(小结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动画课件随录象资料同步播放)
课后评价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精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知识目标主要是对古建筑艺术特点的理解,而能力目标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欣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