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经典[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欧陆经典[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04-28 21: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陆经典
教学理念:
这是一节以感受与鉴赏为主的综合课。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允许学生对音乐作品、音乐家有各自的体验与不同的理解。从而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讲授予分析音乐的方式,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而不是把教材、教师的认识强加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搜集、选择归纳和整理各种资料,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能认真听赏交响音乐,能记住或背唱《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音乐主题片段。
能积极参与为《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创作歌词及世界名曲主题抢答赛与世界名曲接龙赛等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照片、图片等与大家一起交流。)(设计目的:学会搜集、查找、整理资料是研究学习的前提,通过学生的课前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感受与体验一:
听赏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
师:播放音乐,提问:
贝多芬笔下的《田园》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田园》所描绘的大自然与通常的音画有何区别?
展示学生的创意画作品。
生:
听音乐,画创意画。
讨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根据音乐要素体验、感受,讨论和理解贝多芬的个人创作风格。
(设计目的:通过聆听、绘画、讨论等手段,了解贝多芬在创作《田园》时正处在耳聋日益恶化,精神上极度痛苦的时期,但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了一些安慰。他对大自然及乡村生活的特殊感情正说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感受与体验二
演唱、听赏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念故乡”主题。
师:
讲故事切入。
引导、提示学生进入话题。
播放音乐。
生:
演唱歌曲《念故乡》主体(请学生伴奏)。
大家谈对歌曲的认识。
听赏交响曲“念故乡”主题。
学生回顾创作背景。
(设计目的:通过演唱、讨论、听赏、讲述等活动,让学生记住这个主题音乐,并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感受体验三:
听赏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主题。
师:
1、播放音乐。
2、展示学生歌词创编佳作。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创作感受。
生:
听赏音乐、创作歌词。
与老师一起评出最有特色的歌词,并将歌词填入“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评价歌词创编的不同感受。
(设计目的:通过听赏、创编歌词、演唱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作品情绪和乐曲的体会,并使学生了解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在情绪上应该是一致的。同时,也让学生尝试创作的乐趣。)
思考与探索一
世界名曲主题抢答赛。
师: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教师唱或放音乐主题:〈第41交响曲〉、〈命运〉、〈合唱〉、〈田园〉、〈英雄〉、〈自新大陆〉、〈我的祖国〉等交响曲,〈献给爱丽斯〉、〈G大调小步舞曲〉、〈小夜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等乐曲。
生:
学生抢答。
讨论、交流。
(设计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听赏世界名曲的兴趣。)
思考与探索二
世界名曲接龙赛:
教师唱出第一个音乐主题〈欢乐颂〉。
要求学生依次按顺序接下去,看哪一组接的最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二、三、四组的顺序接唱名曲主体(中外作品不限)。及时评出优胜组,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交响乐以其庞大的结构,深刻的内涵,丰富的表现力充分展示出它的魅力。尤其是古典交响曲,那琅琅上口的主题曲调常常得到人们的青睐。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珍藏了大量的经典之作,希望大家能搜集这些光盘,反复聆听,并品味作品所具有的永恒魅力。我相信大家会很快爱上它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