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小学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逆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感受线段图可以更直观、清晰地分析数量关系。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与态度: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逆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情感与态度: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例5中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逆向思考是有难度的,前期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因此,教学时不需过于注重文字上的步骤,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弄清楚是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两人比较,小明的体重轻,轻的部分相当于爸爸体重15等份中的8份。在列数量关系时,再结合前面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形成顺向迁移,降低思维的难度。我力求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重点是找准单位“1”的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猜数游戏(课件、录音):
① 老师想一个偶数,按要求算出结果,学生猜老师想的是几。
② 一个同学说计算结果,老师和其他同学抢答,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板贴:列方程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1、阅读与理解
出示:小明的体重是35 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请同学们轻声齐读题,再自由读一读。
2、分析与解答
理解:“他的体重比爸爸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指出:两个量相比较,是以被比的那个量为标准,那么以谁为标准谁就是单位“1”的量。
指名到实物展台上汇报并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
方法1:
3、回顾与反思:爸爸的体重是不是75千克呢?我们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结合课件)
4、多种方法解答
方法2 :
提问:你觉得用方程解决问题我们通常要做些什么?
明确:用方程解决问题,要读懂题意,找单位“1”、画线段图、弄清等量关系,最后列方程解答并且检验。
方法3:35÷7×15
预设: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小明的体重是35 kg,正好是7份,所以每份是35÷7=5,爸爸体重是15份,就是5×15=75。
方法4:35÷(1- )
预设:根据前面的分析,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1- ),求爸爸的体重,就用35÷(1- )
5、交流小结:一个问题,同学们竟然想出了4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认为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6、看书质疑
我们今天学的是教材第38页的例5,请打开书,划记你认为重点的部分,对于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课件)
(1)根据线段图选出正确的方程。
提问:为什么选C而不选择A和B?
指出:看样子,找准单位1真的很重要。
(2)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式子。(课件)
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提问:为什么不选择A和D?
小结:像这样的题,我们要把所有的选项都思考一遍,看符合要求的有几个。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2、揭秘课前游戏
提问:回到课前的游戏,你知道为什么老师那么快能猜出你们心里想的数了吗?
思考方程与倒推之间的联系:(举例板书算式)
我根据这个方程,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倒推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使用。我们学习数学,关键是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四)、拓展运用(课件,录音)
一天,小白兔发现了一片野生草莓,它喊来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大家把摘的草莓放在一堆。小白兔说:“这么多的草莓,我们平均分着吃吧!”狐狸一本正经地说:“这些草莓是小白兔发现的,应给他多分点!” 小松鼠说:“好啊!”狐狸接着说:“我只拿这些草莓的七分之三,小松鼠拿余下的八分之五,小白兔再拿剩下的六分之五,这样最后只剩下6个,就归我算啦!”“慢着”小松鼠大声喊,他走到小白兔身边说:“这样分,你会上当的!” 同学们,按狐狸的分配方案,你们认为小白兔会上当吗?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课件动态演示线段图,逐步分析,统一单位“1”,找到6个草莓占草莓总数的几分之几。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统一单位“1”以后,直接比三个动物各自拿了总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